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是拜耳集团在华的全资子公司,自1882年向中国出口首批染料以来,已深耕中国市场140余年,作为全球领先的医药与健康、农业科学领域企业,拜耳中国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将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地市场需求深度融合,业务覆盖处方药、健康消费品、作物科学三大核心板块,在华员工超8000人,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等20余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企业发展历程与本土化战略
拜耳中国的发展史是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缩影,1995年,拜耳集团在北京设立首个代表处;2001年,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整合在华业务资源;2019年,拜耳上海创新中心揭幕,聚焦农业科技与医药研发的本土化创新,截至2023年,拜耳在华累计投资超80亿欧元,建立了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全产业链布局,旗下拥有拜耳医药、拜耳作物科学、拜耳消费者健康等业务单元,以及“拜耳作物科学(苏州)有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等10余家生产基地和创新研发中心。
核心业务与创新布局
医药健康领域,拜耳中国聚焦心血管疾病、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拜瑞妥”“尼达尼布”等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惠及数百万患者,健康消费品板块,旗下“拜耳”“One A Day”“Seven Seas”等品牌在维生素、止痛药、补铁剂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健康消费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2%。
农业科学领域,拜耳中国以“赋能可持续农业”为目标,提供从种子到植保的全套解决方案,其“拜耳作物保护(中国)研发中心”专注于开发适应中国本土气候的杂交水稻、抗虫玉米等品种,以及环保型农药产品,2022年推出的“维优素”生物刺激剂帮助农户提升作物产量15%以上,拜耳中国积极推动“数字农业”,通过“Field Manager”APP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指导,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份。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拜耳中国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2022年启动“碳减排路线图”,承诺到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在公益领域,“拜耳中国青年科学家计划”已资助500余名中国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医药与农业研究;“健康快车”项目累计为1.2万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2023年,拜耳中国荣获“中国杰出雇主”认证,连续五年入选《财富》中国“最受赞赏外企”榜单。
联系方式与业务咨询
拜耳中国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10号,客户服务热线为400-820-0055(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官网(https://www.bayer.cn)提供产品查询、合作咨询等服务,各业务板块设有专属对接渠道:医药健康业务可通过邮箱pharma.china@bayer.com联系,农业科学业务拨打400-820-8866,健康消费品业务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拜耳健康小助手”。
FAQs
Q1:拜耳中国的创新药是否进入国家医保?如何获取?
A1:拜耳多款创新药已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如抗凝药“利伐沙班片”(拜瑞妥)、抗肺纤维化药“尼达尼布胶囊”等,患者可通过当地医院凭处方购买,也可通过“拜耳健康家园”APP查询医保定点医院及药店信息,部分城市已开通“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服务。
Q2:农户如何获取拜耳农业技术支持?
A2:农户可通过三种途径获取支持:1. 拨打农业服务热线400-820-8866,咨询植保产品与种植技术;2. 下载“拜耳作物科学”APP,使用“作物医生”在线咨询功能;3. 参与拜耳在全国举办的“科技小院”培训活动,现场学习精准种植技术,部分地区还可申请“拜耳示范田”项目,获得免费试种与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