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其中大连港集团占股51%,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占股34%,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占股15%,公司位于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毗邻大连保税区,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专业化汽车码头,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进出口物流枢纽。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滚装运输业务,拥有2个专业化汽车码头泊位,岸线总长678米,码头前沿水深-16米,可同时停靠2艘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公司配备先进的码头设施,包括8台汽车专用装卸桥、3台门机以及智能化水平运输系统,设计年通过能力可达150万辆次,自2007年正式运营以来,公司依托大连港的区位优势和股东方的国际化运营经验,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主要汽车消费市场的物流网络,成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在东北地区的重要物流合作伙伴。
在发展历程中,公司经历了多次关键性扩建与升级,2010年,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新增2个7万吨级汽车专用泊位,码头吞吐能力实现翻倍;2018年,公司引入5G+智慧码头技术,实现堆场作业无人化、调度管理智能化,装卸效率提升30%以上,2022年,公司完成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首批实现“零碳排放”运营的汽车码头之一,彰显了其在绿色物流领域的领先地位。
核心业务与服务能力
公司以汽车整车物流为核心,业务涵盖商品车进出口运输、国内分拨配送、仓储管理、车辆改装及增值服务等全链条环节,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华晨宝马、东风日产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同时为马自达、斯巴鲁等日系品牌提供全球供应链物流支持。
在进出口业务方面,公司凭借大连港的区位优势,建立了连接欧洲、北美、日韩及东南亚的全球航线网络,2023年商品车吞吐量突破80万辆,其中进出口占比达65%,占东北地区汽车进出口总量的40%以上,国内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实现商品车从大连港辐射至东北、华北、华东等主要消费市场的快速分拨,全程运输时效缩短20%。
公司还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包括车辆PDI检测(售前检查)、加装配置、美容养护等,满足汽车厂商及经销商的多样化需求,2021年,公司创新推出“定制化滚装物流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用运输船舶及充电设施,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运输能力的码头企业。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建设
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滚装码头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配载、堆场管理、车辆调度等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作业流程,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自动化领域,公司于2019年建成国内首条汽车码头无人运输通道,采用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替代传统集卡,实现集装箱与商品车的无缝转运,2022年,5G技术全面应用于码头运营,通过高清视频监控、远程操控系统等,实现了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度,公司还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商品车溯源平台,确保每一辆车的运输过程可追溯、可管理,提升了供应链透明度。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作为国家绿色港口示范单位,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在环保领域持续投入,公司先后投资2亿元建设码头岸电系统,船舶靠港期间可实现“零燃油消耗、零排放”,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码头全面采用LED节能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2023年获评“国家AAA级绿色物流企业”。
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连续十年开展“绿色出行进校园”活动,累计捐赠新能源汽车模型及科普书籍5000余套;疫情期间,主动为物流企业减免仓储费用300余万元,保障了汽车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公司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近年来先后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交通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
面向未来,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三期工程,新增2个20万吨级专业汽车泊位,并引入全自动化装卸设备,目标到2028年实现年吞吐能力200万辆,公司将深化与股东方的战略合作,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物流服务,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汽车物流枢纽,为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FAQs
Q1: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的股东背景及其对公司的支持有哪些?
A1:公司由大连港集团(控股51%)、日本邮船株式会社(34%)和丰田通商株式会社(15%)共同出资设立,大连港集团提供港口资源与政策支持;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凭借其在全球汽车物流领域的经验,协助公司优化航线网络与运营管理;丰田通商则贡献汽车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客户资源,共同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Q2: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物流方面有哪些优势?
A2: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打造了专业化运输服务:配备具备恒温、充电功能的专用滚装船舶;建设智能化充电桩及储能设施,确保运输过程能源供应;推出“电池健康监测系统”,实时追踪车辆状态,公司还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开发定制化物流方案,2023年新能源汽车吞吐量突破10万辆,占公司总吞吐量的12.5%,位居行业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