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在展会中扮演着企业人才战略的“前线侦察兵”与“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双重角色,既要高效完成招聘目标,又要通过专业形象传递企业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从展前筹备、展中执行、展后复盘三个阶段系统推进,每个环节都需精细化管理。
展前筹备:精准定位与资源整合
展会前1-2个月,hr需联合市场部门明确参展目标,是聚焦校招储备应届生、社招填补关键岗位,还是提升雇主品牌曝光度?目标不同,策略也需调整,校招展会需重点设计互动体验环节,社招展会则需突出岗位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路径。
岗位梳理是核心环节,hr需与业务部门深度沟通,提炼出3-5个核心招聘需求,明确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及薪酬范围,避免“泛岗位”导致目标候选人分散,提前调研同类企业参展情况,避开岗位竞争红海,例如若多家公司同时招聘“算法工程师”,可差异化突出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或项目资源。
物料准备需兼顾专业性与吸引力,除传统岗位宣传册(建议用图文结合形式,减少大段文字)、企业介绍折页外,可设计创意周边,如印有企业价值观的定制笔记本、带有岗位关键词的环保袋,或设置“扫码领行业报告”的互动点,收集候选人信息,线上工具同样重要,提前搭建展会专属招聘页面,整合岗位信息、员工故事、企业环境视频,方便候选人扫码深度了解。
团队培训不可忽视,参展hr需熟悉企业业务细节,能清晰解答“该岗位的晋升周期”“团队氛围如何”等候选人高频问题;统一话术与着装规范,建议穿着带有企业LOGO的商务休闲装,既专业又便于识别,可提前进行角色模拟,例如模拟候选人提问、薪资谈判等场景,提升现场应变能力。
展中执行:高效互动与品牌渗透
展会现场,hr需在“广撒网”与“精准捕捞”间找到平衡,展台布置是第一印象,建议采用开放式设计,设置“企业风采展示区”(播放员工访谈视频)、“岗位咨询区”(摆放岗位JD立牌)、“互动体验区”(如“3分钟岗位挑战赛”),通过分区引导人流。
主动沟通是关键,hr需避免“守株待兔”,可主动走向观展人群,通过“您好,我们是XX企业,正在招聘XX领域的专业人才,想了解一下您的职业规划吗?”等开放式问题开启对话,沟通中需快速判断候选人意向:应届生可关注实习经历与职业期待,社招候选人则侧重项目经验与离职动机,对意向候选人,需10分钟内完成初步简历筛选,现场填写《应聘登记表》或引导添加企业招聘微信,注明“展会应聘”便于后续跟进。
数据收集需即时且规范,安排专人负责登记候选人信息,至少包含姓名、电话、意向岗位、工作经验等核心字段,避免信息遗漏,可借助电子表单工具(如问卷星、金数据),现场扫码填写,同步后台系统,提高效率,收集候选人反馈,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我们展会”“对岗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品牌渗透需贯穿全程,即使候选人暂无求职意向,也可通过赠送周边、邀请关注企业公众号等方式留下印象,传递“关注人才、重视成长”的雇主形象,某互联网企业在展台设置“职业发展盲盒”,内含不同岗位的“一天工作流程卡”或“员工成长手册”,让候选人直观感受企业文化。
展后复盘:闭环管理与经验沉淀
展会结束后24小时内,hr需启动第一轮跟进,对意向候选人发送感谢短信,附上岗位说明书与企业简介,并告知后续面试安排,3天内完成电话沟通,确认候选人到面意愿,同步发送面试邀请(注明“展会专属绿色通道”,提升到面率)。
数据复盘是核心,整理展会期间收集的简历总量、有效简历数、各岗位投递量、候选人来源渠道等数据,对比预设目标,分析达成率(如“计划收集50份核心岗位简历,实际收集42份,达成率84%”),评估各环节效果:互动体验区停留时间较长的候选人,后续到面率提升30%”,验证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经验沉淀需团队协作,组织参展复盘会,总结成功经验(如“针对应届生的‘职业规划咨询台’效果显著”)与不足(如“岗位宣传册技术术语过多,应届生理解困难”),形成《展会参展指南》,明确下次改进方向,若发现“社招候选人更关注薪酬福利”,则需提前准备更详细的薪酬结构说明;若“线上招聘页面点击率低”,则需优化页面设计与内容呈现。
相关问答FAQs
Q1: 展会现场遇到候选人薪资要求高于企业标准,如何处理?
A: 首先保持冷静,避免直接拒绝,可先肯定候选人的价值(如“您的经验确实很突出”),再了解其薪资构成(如“包含哪些部分?是固定薪资还是包含绩效/奖金?”),结合企业薪酬体系(如“我们岗位的固定薪资虽略低,但绩效奖金占比30%,且每年有2次调薪机会”)进行说明,若候选人意向强烈,可记录其需求,反馈给业务部门协商,或尝试用非薪酬福利吸引(如“我们有补充医疗保险、年度体检、弹性工作制等”),避免当场僵化处理。
Q2: 如何提升展会招聘的简历转化率?
A: 简历转化率低通常与“信息断层”有关,需在展前明确“筛选标准”,现场快速判断候选人匹配度(如“核心岗位要求3年以上经验,可重点询问过往项目细节”);展中即时跟进,避免候选人“回去再投递”的流失(如“我们今天可以安排初步面试,10分钟就能完成,您看方便吗?”);展后24小时内主动联系,用“个性化理由”提升到面意愿(如“您在XX领域的经验正好与我们新项目匹配,想请您详细聊聊”),简化投递流程,现场扫码填写电子表单,减少候选人操作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