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税收是指一个国家对非居民(即不在该国居住的个人或不在该国注册的法人实体)来源于该国境内的特定收入拥有征税权。

非居民税收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下是关于非居民税收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范围:
- 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 非居民个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征税对象:
-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3、税率与计算方法:
-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有特定减免规定。
4、特殊规定:
- 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个人,其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 对于担任境内企业高层管理职务的个人,无论是否在境内履行职务,取得由境内企业支付的报酬均属于来源于境内的所得。
5、国际协定与实践:
- 非居民税收制度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践,如韩国对外国承包商雇员的工资薪金收入按差别比例税率征收预提税。
- 各国通常根据税收协定或国内法来调整非居民个人的税收待遇。
非居民税收是针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时间较短的个人,对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进行征税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平衡国内外人员的税负,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