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税后列支的费用通常包括一些特定的支出,如员工福利费、某些类型的捐赠以及符合规定的业务招待费等。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处理中,税后列支的费用是指企业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后,从利润中扣除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不直接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但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以税后列支的费用:
1、财务费用
项目 | 说明 | 示例 |
利息支出 |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 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则该笔贷款的利息支出5万元(100万×5%)可以税后列支。 |
汇兑损失 | 企业在外币交易中,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失,减除已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 某企业出口商品,应收账款10万美元,签订合同时的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收款时的汇率为1美元=6.3元人民币,产生的汇兑损失2万元人民币可以税后列支。 |
2、管理费用
项目 | 说明 | 示例 |
工会经费 |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 某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为50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10万元(500万×2%),这10万元可以税后列支。 |
职工福利费 |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 某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为80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100万元(800万×14% = 112万),实际发生的100万元未超过限额,可税后列支。 |
职工教育经费 |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某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为600万元,当年发生职工教育经费50万元(600万×8% = 48万),实际发生50万元超过限额2万元,这2万元可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当年的48万元可以税后列支。 |
业务招待费 |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 某企业当年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按发生额的60%计算可扣除6万元(10万×60%),而营业收入的5‰为5万元(1000万×5‰),所以当年可税后列支的业务招待费为5万元。 |
3、销售费用
项目 | 说明 | 示例 |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某企业当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20万元,按15%计算限额为120万元(800万×15%),实际发生120万元未超限额,可税后列支。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企业支付的税收滞纳金可以在税后列支吗?
答:不可以,税收滞纳金是纳税人因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而产生的一种附加费用,属于对企业未按时纳税行为的惩罚性支出,不允许在税后列支,也不得以其他方式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问题2:企业捐赠支出都可以税后列支吗?
答:不是,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一定限额内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限额的部分以及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只能在税后列支,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对于企业直接向个人或其他非公益性组织的捐赠,一般不能在税前扣除,只能在税后列支。
小编有话说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准确区分各类费用的性质和列支方式,对于可以税后列支的费用,要合理规划和核算,这样既能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又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也应关注税收政策的更新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费用列支策略,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