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要素: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三定:定点、定容、定量。
5S的要素
要素 | 具体含义 | 实施重点 |
整理(SEIRI) |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 对工作现场的物品进行全面盘点,明确哪些是常用的、必需的,哪些是长期闲置、无用的,在办公室中,清理过期的文件、报废的办公用品等;在生产车间,清除不再使用的设备零件、模具等。 |
整顿(SEITON) |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功能等,合理规划物品的存放位置,并进行明确的标识,在仓库中,将不同规格的螺丝分类存放在不同的货架区域,并在货架上标明螺丝的规格、型号等信息;在办公区域,为文件夹、文具等设定固定的存放位置,并贴上标签。 |
清扫(SEISO) |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 不仅要清扫地面、桌面等显眼的地方,还要关注设备内部、角落等容易忽视的区域,定期对电脑主机内部进行除尘,擦拭办公桌椅的底部、文件柜的顶部等。 |
清洁(SEIKETSU) |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 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和标准,明确责任人,确保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持续开展,规定每天下班前15分钟为清洁时间,由各区域的工作人员负责打扫自己负责区域的卫生,并进行检查。 |
素养(SHITSUKE) |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让员工理解5S的理念和意义,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开展5S知识培训课程,设立5S宣传栏,展示优秀案例和违规行为对比等,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
三定
具体解释 | 举例 | |
定点 | 确定物品的固定存放位置。 | 在车间的工具存放区,为每种工具设定一个专门的挂钩或存放架,如扳手放在A号挂钩上,螺丝刀放在B号存放架上等。 |
定容 | 确定存放物品的容器大小和形状。 | 对于工厂里的小零件,使用统一的小型塑料盒来存放,每个塑料盒可以存放一定数量的同类型零件,并且在盒子上标明零件的名称、规格等信息。 |
定量 | 确定存放物品的数量。 | 在超市的货架上,某种饮料规定每层货架最多摆放10瓶,这样既方便补货,又能保证货物的陈列整齐有序。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5S管理中“整顿”和“整理”有什么区别?
答:“整理”主要是对物品进行区分,判断物品是否有用,将无用的东西清理出去,重点是区分要与不要;而“整顿”则是在整理的基础上,将有用的物品按照规定的位置、方法摆放整齐,并进行标识,重点是让物品摆放有序、便于取用。
问题2:如何确保三定原则得到有效执行?
答: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检查制度来确保三定原则的有效执行,制作物品存放位置图,明确标注每个物品的定点位置;规定容器的规格和容量标准,定期检查容器是否符合定容要求;设立监督机制,定期对物品的数量进行检查和盘点,对于违反三定原则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小编有话说
5S管理和三定原则是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环境的重要方法,它们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努力,只有将这些理念和方法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企业文化,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希望每个企业都能重视并认真推行5S管理和三定原则,打造高效、整洁、有序的工作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