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一个月的薪资计算是职场中常见且容易产生疑问的问题,通常涉及试用期未满、入职离职当月等场景,其核心原则是按实际出勤天数占当月应出勤天数的比例计算,具体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公司考勤制度及地方劳动法规执行。
计算基础:月计薪天数与日工资标准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计算方式为:年365天-104天休息日)÷12个月),日工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21.75天,其中月工资指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不包含加班费、奖金、津贴等福利性收入(除非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包含),若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6000元,则日工资=6000÷21.75≈275.86元。
具体计算方式:按出勤天数折算
不满一个月的薪资通常采用“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的方式计算,实际出勤天数需扣除缺勤天数(事假、病假等),不同缺勤类型的扣款规则有所不同:
- 事假:通常按日工资全额扣除,无工资,某员工当月应出勤23天(含4个周六日),实际出勤18天,事假2天,则事假扣款=275.86×2=551.72元,实发工资=6000-551.72=5448.28元。
- 病假:需根据公司规定及地方医疗期标准执行,通常按日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100%),具体以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为准,若病假期间按日工资的90%发放,则病假工资=275.86×90%×病假天数。
特殊情况:入职/离职当月处理
- 入职当月:若员工月中入职,需计算入职日至当月最后一天的应发工资,员工10月15日入职,当月应出勤23天(含4个休息日),实际出勤10天(含2个休息日),则实发工资=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休息日天数)=275.86×(10-2)=2206.88元。
- 离职当月:员工离职时,需计算入职日至离职日的实际出勤工资,同时扣除缺勤金额,员工9月20日离职,当月应出勤22天(含4个休息日),实际出勤15天(含2个休息日),则实发工资=日工资×(15-2)=275.86×13≈3586.18元。
工资构成与扣除项
实发工资需扣除以下项目:
- 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按比例扣除,计算基数为当月工资(若不满月,按折算后工资作为基数)。
- 个人所得税:按累计预扣法计算,不满月需将当月折算后工资加入累计收入,扣除累计免税收入及累计专项扣除后,按适用税率计算。
- 其他扣款:如迟到、早退罚款等,需符合公司制度及地方规定,且罚款金额不得超过月工资的20%。
示例计算(表格呈现)
项目 | 计算说明 | 示例(月工资6000元,当月事假2天,实际出勤18天) |
---|---|---|
日工资 | 月工资÷21.75天 | 6000÷21.75≈275.86元 |
应发工资 | 日工资×(当月应出勤天数-休息日天数) | 假设当月应出勤23天(含4个休息日),则为275.86×19=5241.34元 |
事假扣款 | 日工资×事假天数 | 86×2=551.72元 |
实发工资(未扣社保) | 应发工资-事假扣款 | 34-551.72=4689.62元 |
社保公积金(个人) | 按折算后工资×缴费比例(假设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 | 62×10%≈468.96元 |
实发工资(税后) | 实发工资(未扣社保)-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 | 需根据累计收入计算个税,此处略 |
注意事项
- 劳动合同优先:若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约定的计算方式与上述不同,且不违反法律(如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1.75),则按约定执行。
- 加班费计算:不满月期间若存在加班,加班费基数仍为月工资÷21.75天,按1.5倍、2倍、3倍计算工作日、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费。
- 证据保留:员工需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条等凭证,若出现争议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问答FAQs
Q1:入职不满一个月且当月有法定节假日,工资是否包含节假日?
A:法定节假日属于带薪休假,即使未满月,法定节假日当天视为出勤,工资按日工资计算,不扣减,员工当月入职恰逢国庆节,国庆假期3天应计入出勤天数,实发工资=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Q2:离职时公司按30天/月计算工资是否合法?
A:不合法,根据法律规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若公司按30天计算且未增加工资总额,可能导致日工资被降低,侵害员工权益,员工可要求按21.75天重新计算,或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