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请假处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兼顾制度规范性与人性化需求,确保流程高效、公平且合法,以下从请假类型、流程规范、审批权限、特殊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
请假类型与适用范围

员工请假需明确请假类型,不同类型对应不同条件和材料要求,常见类型如下:
请假类型 | 适用范围 | 所需材料 | 最长期限 |
---|---|---|---|
病假 | 因身体不适需治疗或休息 | 二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急诊可后补) | 按医疗期规定,一般不超过24个月 |
事假 | 个人紧急事务(如家事处理、证件办理等) | 书面说明(可附证明材料) | 年累计一般不超过5天,特殊可协商 |
年假 | 连工满1年后的带薪休假 | 公司年假申请单 | 按工龄确定,5天/10天/15天不等 |
婇假 | 结婚、子女结婚 | 结证复印件 | 按地方规定,通常3-10天 |
产假/陪产假 | 女员工生育、男员工陪产 | 出生证明/医院证明 | 产假98天+地方奖励,陪产假7-30天 |
丧假 | 直系亲属去世 | 死亡证明 | 1-3天(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 |
请假流程规范
- 提前申请:员工需提前1-3天提交书面申请(紧急情况可先口头沟通后补材料),说明请假时间、类型及工作交接安排。
- 审批流程:根据请假时长和岗位性质,逐级审批。
- 1天内:直属审批,部门备案;
- 3天内:部门负责人+HR备案;
- 3天以上:部门负责人+HR+分管副总审批。
- 工作交接:员工需提前将工作内容、进度、待办事项清单交接给指定同事,确保休假期间工作不受影响。
- 审批结果通知:审批通过后,HR需在系统中更新考勤状态,员工凭审批单离岗;未通过需及时反馈原因,员工可调整休假时间或说明情况。
特殊情况处理
- 突发疾病/紧急事由:如遇急诊、直系亲属突发疾病等,员工需在1小时内电话通知直属领导,并在24小时内补交书面申请和证明材料,逾期未补按旷工处理。
- 超期请假: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疫情封控等)导致超期,需提供相关证明,经HR审核后按事假处理或协商延期;无正当理由超期视为旷工。
- 跨部门协作岗位:涉及跨部门协作的岗位,请假前需提前3日与协作部门沟通,避免影响整体项目进度。
注意事项
- 考勤记录:HR需每月核对请假记录,确保审批流程完整、材料齐全,考勤数据与薪资核算挂钩。
- 制度公示:公司需通过员工手册、内部系统等渠道公示请假制度,明确各类假期的薪资计算标准(如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
- 人性化关怀:对长期病假、产假等员工,HR可定期跟进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远程办公岗位调整),体现人文关怀。
相关问答FAQs
Q1:员工未提前申请请假,直接离岗是否算旷工?
A:是的,员工未按规定提前申请且无紧急正当理由的,直接离岗按旷工处理,突发紧急情况(如急诊)需在1小时内口头报备,24小时内补交材料,否则以旷工论处,旷工1天扣除当日1.5-3倍工资,连续旷工3天以上可按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
Q2:年假能否跨年使用?当年未休完怎么办?
A: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年假一般应在当年休完,因工作原因未能休假的,经员工同意可跨年安排,但最晚不超过次年3月;若公司因生产特点确需跨年,需书面告知员工,未休年假天数按日工资300%支付补偿(包含本人工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