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如何让员工主动打扫卫生?企业保洁管理有妙招吗?

要让员工主动、高效地参与打扫卫生,管理者需要从制度设计、责任划分、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等多维度入手,将卫生管理融入日常工作流程,避免流于形式或引发抵触情绪,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法:

明确打扫卫生的必要性与目标

在推行员工打扫卫生制度前,需先向团队传达核心逻辑:清洁的办公环境不仅提升企业形象,更能减少病菌传播、降低设备故障率(如键盘积灰影响散热),同时整洁的 workspace 能直接提升员工专注度和工作效率,可通过内部会议、邮件或宣传海报,结合具体场景说明——桌面文件归档可减少30%的寻找时间”“公共区域定期消毒能降低请假率”,让员工理解“打扫卫生不是额外负担,而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必要工作”。

建立清晰的卫生责任制度

划分责任区域,避免“三不管”

根据部门职能或办公区域布局,将卫生责任细化到最小单元,可采用“固定区域+轮换制”结合的方式:

  • 固定责任区:将办公区划分为“前台接待区”“会议室”“茶水间”“打印区”等模块,每个部门或小组认领1-2个固定区域,负责日常维护(如部门A负责前台,保持沙发整洁、绿植鲜活;部门B负责会议室,会前调试设备、会后清理垃圾)。
  • 轮换任务制:对于高频使用区域(如茶水间、卫生间),制定周/月轮换表,明确每日负责人(例:周一为市场部,周二为技术部,负责地面清洁、台面消毒、垃圾倾倒)。

制定可量化的清洁标准

避免“打扫干净”等模糊表述,需列出具体检查项及标准,
| 区域 | 清洁项目 | 标准 |
|----------------|-----------------------------|--------------------------------------------------------------------------|
| 个人工位 | 桌面文件/物品 | 文件分类归档,私人物品不外露,桌面无灰尘、水渍 |
| 公共区域 | 地面 | 无纸屑、污渍,每日下班前拖洗1次 |
| 茶水间 | 微波炉/冰箱 | 内部无食物残渣,每周五深度清洁 |
| 卫生间 | 镜面/洗手台 | 无水渍、皂垢,卫生纸/洗手液充足,每日早晚各消毒1次 |

标准需张贴在公告栏,并附上“清洁前后对比图”,让员工直观理解要求。

规范操作流程与工具支持

提供标准化工具与清洁指引

避免员工因“工具不全”或“不会做”而敷衍:

  • 工具配置:每个区域配备基础清洁包(含抹布、消毒液、垃圾袋),茶水间/卫生间放置专用清洁剂(如洁厕灵、玻璃水),并在工具柜张贴“工具使用说明”(如“消毒液需稀释1:20后使用,避免腐蚀台面”)。
  • 操作指引:针对高频清洁任务(如清理打印机碎纸、擦拭屏幕),制作“3步清洁法”图文卡片,贴在设备旁,降低操作门槛。

合理安排清洁时间

避免占用核心工作时间,可选择以下时段:

  • 每日15分钟快速整理:下班前10分钟,员工整理个人工位(归档文件、清理桌面);最后离开的员工负责关闭电源、倾倒公共垃圾。
  • 每周1小时深度清洁:周五下午16:00-17:00,各部门轮换完成公共区域深度清洁(如擦窗户、清洁键盘缝隙),此时工作节奏较缓,且周末前清洁能提升下周一办公体验。

建立监督与激励机制

日常监督与反馈

  • 自查与互查:要求每日清洁后,责任人拍照上传至工作群(标注“区域+日期”),部门主管每周抽查1次,并在群内公示“优秀清洁案例”(如“技术部茶水间清洁到位,微波炉无异味”)。
  • 匿名反馈渠道:设置“卫生问题反馈箱”(线上/线下),员工可随时提交“某区域清洁不到位”的问题,由行政部在24小时内响应处理,避免问题积压。

激励与惩罚结合

  • 正向激励:每月评选“卫生标兵部门”,给予小奖励(如部门活动经费、下午茶券);将卫生维护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占比5%-10%),与评优、晋升挂钩。
  • 温和惩罚:对连续3次未达标的部门,取消当月“优秀团队”评选资格;个人因卫生问题导致设备损坏(如液体泼洒导致键盘故障),需承担维修费用,同时安排其参加“清洁技能培训”,而非单纯罚款。

培养全员参与的卫生文化

  • 领导带头示范:管理层主动参与公共区域清洁(如CEO偶尔擦拭前台绿植),传递“卫生人人有责”的信号。
  • 主题活动强化:每季度举办“办公环境美化日”,组织员工共同整理储物间、布置工位(如多肉绿植评比),将清洁转化为团队建设活动。
  • 融入新员工培训:将卫生制度纳入入职培训,讲解“清洁标准+工具使用”,让新员工从入职第一天就养成良好习惯。

相关问答FAQs

Q1:员工抱怨“打扫卫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如何应对?
A:首先明确“公共区域维护”是职场基本素养,可通过“利益绑定”化解抵触:例如强调“整洁环境能减少加班(因文件易找、设备故障少)”,或让员工参与制定卫生标准,增强归属感,对确实因工作繁忙的部门(如项目攻坚期),可临时调整清洁任务(如由行政部协助),避免“一刀切”引发矛盾。

Q2:如何避免员工清洁时“走过场”,确保效果?
A:需建立“标准-执行-检查-反馈”闭环:①标准量化(如“桌面无杂物”需附“物品不超过3件”的示例图);②执行过程留痕(每日清洁后拍照打卡);③检查结果透明(每周公示评分,标注“需改进项”);④针对问题提供培训(如“顽固污渍清洁技巧”),通过持续跟踪,逐步让员工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维护”。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2103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