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业绩不佳是许多经营者都可能面临的挑战,而主动、科学地询问业绩问题,是找到症结、推动改进的关键,有效的询问不是简单的“业绩为什么差”,而是需要系统化、结构化地收集信息、分析原因,并结合数据与反馈制定解决方案,以下从询问原则、具体方法、执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明确询问的核心原则
在开始询问前,需先确立几个基本原则,确保询问过程不偏离目标:
- 客观性:以数据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业绩差的表现可能是销售额下降、客流量减少、转化率降低等,需先量化问题,再探究原因。
- 全面性:覆盖影响业绩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服务、营销、环境、人员等,避免遗漏关键因素。
- 建设性:询问的目的不是追责,而是解决问题,因此需引导被询问者(如员工、合作伙伴)从“发现问题”转向“共同改进”。
- 针对性:根据店铺类型(如零售、餐饮、服务等)和业绩短板,聚焦核心问题,餐饮店可能需重点关注翻台率、客单价,零售店则需关注库存周转、动销率等。
询问的具体方法与工具
(一)分层分类询问,避免笼统提问
业绩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层面,需逐层拆解,避免“业绩不好,怎么办?”这类宽泛的问题,可参考以下维度设计问题:
询问维度 | 核心问题示例 | 数据支撑 |
---|---|---|
产品/服务层面 | “近一个月滞销TOP3产品是什么?是否存在过季、定价过高或质量问题?” | 销售数据、库存周转率、客户退货/投诉记录 |
顾客层面 | “新客获取成本是否上升?老客复购率较上月变化如何?客户反馈中提及最多的差评点是什么?” | 客户流量数据、复购率、满意度调研、点评平台分析 |
营销推广层面 | “近期营销活动的投入产出比(ROI)如何?哪些渠道的转化率下降?” | 活动数据、各渠道引流效果对比 |
人员与流程层面 | “员工对产品卖点、促销政策的掌握程度如何?收银、接待等环节是否存在效率瓶颈?” | 员工考核记录、服务流程耗时分析 |
外部环境层面 | “周边是否出现新竞争对手?近期行业政策或消费趋势是否有变化?” | 市场调研报告、竞品分析数据 |
(二)采用多种询问方式,结合定量与定性信息
- 数据分析询问:通过数据报表直接发现问题。“对比上季度,周末下午的客流量下降20%,具体是哪个时段的客流减少?”此类询问需依赖ERP、CRM系统或手工统计的准确数据。
- 员工访谈:与一线员工(如店员、导购、收银员)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访谈,了解执行层面的细节。“客户在挑选产品时,是否经常反映某类款式缺失?您认为哪些产品需要调整?”
- 顾客反馈收集:通过问卷、线上评价、售后沟通等方式主动询问顾客。“您最近一次未消费的原因是?(可选项:价格过高、产品不合心意、服务体验差、距离太远等)”
- 跨部门协作询问:若涉及供应链、营销等部门,需协同询问。“营销部反馈本月推广预算未超支,但效果不佳,是否与目标客群定位偏差有关?”
(三)设计结构化询问流程
- 准备阶段:整理近3-6个月的业绩数据,明确异常指标(如销售额、客单价、转化率等),列出需验证的假设(如“是否因新品滞销导致整体业绩下滑?”)。
- 执行阶段:按“数据事实→原因分析→改进建议”的逻辑展开询问。“数据显示A类产品销售额下降30%(事实),您认为是因为竞品促销、自身定价还是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果有调整权限,您会优先采取哪些措施(建议)?”
- 总结阶段:汇总询问结果,区分“可控因素”(如员工服务、产品陈列)和“不可控因素”(如政策变化、竞品冲击),优先解决可控问题。
询问时的注意事项
- 避免指责性语气:用“我们如何改进”替代“你哪里做错了”,减少被询问者的防御心理。
- 鼓励坦诚反馈:匿名问卷或第三方调研可能获取更真实的信息,尤其针对敏感问题(如员工积极性、管理漏洞)。
- 结合观察与验证:询问后需实地观察,例如员工是否按流程操作、产品陈列是否符合顾客动线,避免仅依赖口头反馈。
- 持续跟踪:询问后需制定改进计划,并定期复盘效果,避免“问了不改”。
相关问答FAQs
Q1:询问员工时,他们可能因担心被责备而不敢说出真实问题,如何获取有效反馈?
A: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反馈真实性:① 采用匿名问卷或第三方访谈,消除员工顾虑;② 营造“共同解决问题”的氛围,例如强调“业绩提升对大家都有益,需要大家的建议”;③ 从具体场景切入,如“昨天有位顾客因为等待时间长离开,您当时观察到什么情况?”,而非直接质问“为什么服务效率这么低”,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给予奖励(如公开表扬、小礼品),鼓励主动反馈。
Q2:如果业绩下滑是外部大环境导致的(如经济下行、疫情),是否还需要内部询问?
A:即使外部因素是主因,内部询问仍有必要,可确认内部是否因外部压力暴露出更多问题(如成本控制不当、抗风险能力弱),竞品通过降价应对市场变化,我们是否有灵活的调价空间?”;可挖掘内部优化机会,在客流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提升客单价或优化服务流程弥补损失?”外部环境不可控,但内部调整能增强店铺韧性,为复苏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