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如何计算是劳动法实践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正确计算加班工资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的合规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班加点的计算需明确加班类型、计算基数及倍数,具体可分为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三种情况,不同工时制度下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
标准工时制下的加班加点计算
标准工时制是我国最普遍的工时制度,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超过部分即为加班,加班分为三种情形: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休息日安排工作(即“调休”或“加班”)以及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
加班基数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通常是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若合同未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通过集体合同确定;既无合同又无集体合同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加班基数不包括加班工资、福利费、非工资性补贴等,一般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等固定构成部分为准。
加班倍数
- 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基数=月工资基数÷21.75天÷8小时,其中21.75为月平均法定工作天数(全年365天-104天休息日)÷12个月。
- 休息日安排工作:若无法安排补休,则按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若用人单位安排了补休(通常需在后续6个月内安排),则可不支付加班工资。
- 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无论是否补休,均需按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共11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节假日。
计算公式示例
假设某劳动者月工资基数为5000元,某月工作日加班10小时,休息日加班1天,法定节假日加班1天,其加班工资计算如下:
- 小时工资基数=5000÷21.75÷8≈28.74元
- 工作日加班工资=10小时×28.74元/小时×150%≈431.1元
- 休息日加班工资=1天×(5000÷21.75)×200%≈459.77元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1天×(5000÷21.75)×300%≈689.66元
- 当月加班工资合计≈431.1+459.77+689.66≈1580.53元
综合计算工时制下的加班加点计算
综合计算工时制适用于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岗位(如制造业、建筑业等),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基本相当,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若实际总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总标准时间,超过部分即为加班。
加班基数与倍数
- 综合周期内超时工作:若综合计算周期(如一个月)内总工作时间超过166.67小时(21.75天×8小时/天),超出部分按不低于150%支付加班工资。
- 法定节假日工作: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若遇到法定节假日工作,无论综合工作时间是否超标,均需按300%支付加班工资,且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时间不纳入综合周期总工作时间抵扣。
示例说明
某企业实行以月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制,劳动者月工资基数为6000元,某月实际工作时间为180小时(含4个法定节假日,每天工作8小时),法定月标准工作时间为166.67小时。
- 非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180小时-4×8小时=148小时
- 非法定节假日加班时间=148小时-(166.67小时-4×8小时)=148小时-134.67小时=13.33小时
- 加班工资计算:
- 非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13.33小时×(6000÷21.75÷8)×150%≈691.4元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4天×(6000÷21.75)×300%≈331.03元×4≈1324.12元
- 当月加班工资合计≈691.4+1324.12≈2015.52元
不定时工时制下的加班加点计算
不定时工时制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岗位(如企业高管、外勤人员、销售人员等),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劳动者,不适用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规定,但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仍需按300%支付加班工资。
注意事项
- 不定时工时制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用人单位不得自行设定。
- 部分地区规定,不定时工时制在休息日工作的,可不支付加班工资,但需确保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
加班加点计算的特别规定
- 计件工资制下的加班计算: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完成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分别按不低于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资,某劳动者计件单价为10元/件,日定额为80件,某日工作10小时(超时2小时),则超时部分计件单价应不低于15元/件(10元×150%)。
- 加班工资的支付形式:加班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抵扣等形式替代。
- 加班举证责任: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的,需提供初步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沟通记录等);用人单位否认加班的,需对劳动者未加班或已支付加班工资承担举证责任。
加班加点计算常见问题处理
- 加班基数能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能,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计算。
- 调休的有效期:休息日加班的补休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最长一般不超过6个月;若超过期限未安排补休,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200%加班工资。
相关问答FAQs
Q1:加班工资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A1:需要,加班工资属于劳动者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个税时,可按规定扣除基本减除费用(目前为每月5000元)及专项附加扣除等。
Q2:用人单位未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
A2: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加班工资;协商不成的,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