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双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与系统集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超过15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及300余人的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35%,涵盖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软件算法、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十余年来,双禾科技始终以“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创新引领智能制造”为使命,深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核心行业,为客户提供从智能装备定制、自动化产线搭建到数字化工厂改造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核心业务与技术实力
双禾科技的业务聚焦于三大核心板块:智能装配装备、智能检测系统以及工业自动化集成,在智能装配装备领域,公司开发了涵盖机器人视觉引导装配、精密零件自动上料、智能拧紧系统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线,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伺服压装机”采用力控与位移双闭环控制技术,装配精度可达±0.001mm,已为长安汽车、赛力斯等车企提供超过500套设备,助力客户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不良率降低50%的目标。
智能检测系统方面,双禾科技融合机器视觉、AI算法与传感器技术,打造了涵盖尺寸检测、缺陷识别、功能测试等全流程检测方案,其“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可识别0.01mm级别的细微划痕、裂纹等缺陷,检测速度达120件/分钟,已在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落地应用,帮助客户替代传统人工检测,降低人力成本60%以上,工业自动化集成业务则聚焦整厂自动化改造,从方案设计、设备供应到安装调试,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服务,累计为超过200家企业提供自动化产线服务,涵盖汽车零部件、智能电表、新能源电池等多个领域,累计交付自动化线超100条。
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双禾科技每年将营收的15%投入研发,建立了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机器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并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前沿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58项,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5项,在核心技术方面,双禾科技突破了高动态视觉定位、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其“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实现了对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与预测性维护,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至92%以上。
行业应用与客户案例
双禾科技的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并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在汽车制造领域,公司为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车企提供新能源电池Pack生产线智能装备,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在电子信息领域,与富士康、立讯精密等企业合作,打造了精密连接器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线;在新能源领域,针对锂电池制造环节开发了涂布、叠片、注液等关键工序的智能装备,助力客户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典型案例如:为某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提供的“智能模组Pack生产线”,集成机器人、视觉检测、AGV物流等技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70%,成为行业标杆项目。
企业文化与未来布局
双禾科技秉持“诚信、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通过“双禾学院”开展技术培训与管理赋能,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绿色制造领域推动节能装备研发,其智能装备平均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20%,助力客户实现“双碳”目标。
双禾科技将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战略方向,加大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柔性制造等领域的投入,计划三年内实现研发团队规模翻倍,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装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将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子公司与本地化服务网络,为更多国际客户提供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FAQs
Q1:重庆双禾科技的主要客户群体有哪些?
A1:双禾科技的主要客户群体涵盖汽车制造(如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等)、电子信息(如富士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新能源(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与高品质服务,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累计服务客户超500家。
Q2:双禾科技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A2:双禾科技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精度控制技术,其伺压装、视觉定位等核心精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是AI与机器视觉融合能力,自主研发的缺陷检测算法识别精度高、速度快;三是系统集成能力,可提供从单机设备到整厂自动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与持续创新能力,确保技术产品始终贴合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