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模式,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了桥梁,但其税务处理涉及多方主体,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合规风险,本文将详细解析劳务派遣中涉及的税种及缴纳主体,帮助相关方清晰掌握税务规则。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劳务派遣业务的核心税务环节是增值税,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劳务派遣服务可分为两种计税方式:
- 一般计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社保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适用6%的税率。
- 简易计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时适用此方式。
还需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的7%或5%或1%)、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的3%)及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的2%)等附加税费。
企业所得税
劳务派遣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其经营所得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适用25%的基本税率(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享受优惠税率),需要注意的是,代用工单位支付的员工工资、社保、福利等支出,需取得合规发票才能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
劳务派遣员工虽在派遣公司工作,但工资、薪金通常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或由派遣公司代发,无论支付方是谁,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均为实际支付方。
- 工资薪金所得:按3%-4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纳,由用工单位或派遣公司代扣代缴。
- 其他所得:如员工取得的一次性补偿、奖金等,需按规定并入综合所得或单独计税。
其他税费
- 印花税:劳务派遣合同属于“加工承揽合同”或“财产租赁合同”范畴,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 社会保险费:派遣公司需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和比例按当地政策执行。
用工单位的税务处理
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其支付的费用可区分为“劳务费”和“员工工资福利”,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及社保,可作为企业费用税前扣除;支付给派遣公司的劳务费,需取得增值税发票才能列支。
相关问答FAQs
Q1:劳务派遣公司选择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更划算?
A1:需结合企业规模和成本结构判断,若企业进项税额较多(如大量采购设备、服务),一般计税可抵扣进项,税负可能更低;若进项较少或为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操作更简便,税负相对稳定,建议测算两种方式下的税负差异后选择。
Q2: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能否直接税前扣除?
A2:不可以,用工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及社保,需通过派遣公司发放并取得相应凭证,否则税务部门可能认定为“虚列成本”,正确的做法是将费用支付给派遣公司,并取得劳务费发票,按“劳务费”税前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