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办审查干部档案时,会进行多级审核,包括本单位初审、部队上级部门审核、省级军转办审核以及安置地安置部门审查。
军转办审查干部档案是一个严谨且细致的过程,旨在确保转业军官的安置工作公正、公平、公开,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和多次审核,以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对军转办如何审查干部档案的详细阐述:
一、审档的组织与流程
1、初次审核:
- 由转业军官所在单位进行,主要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和梳理,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 对转业军官的安置方向、安置资格等进行初步审核。
- 如有立功受奖情况,也需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2、再次审核:
- 由部队上级部门组织,通常以军区、战区一级为单位。
- 审核人员为上级机关军转办及派驻各省的“移交组”。
- 对照转业审批报告表和档案,检查是否有缺漏项或不规范的地方。
- 对安置去向、安置方式、安置身份作进一步审核。
- 每年会在不同的省市组织集中会审。
3、第三次审核:
- 由省级军转办进行,该机构现已划归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管理。
- 重点审核安置到本省的资格问题,看是否符合安置条件,资料是否齐全。
- 决定最终能到哪个地市安置的问题。
- 如不符合安置条件,则退回部队。
4、第四次审查:
- 由安置地安置部门进行。
- 接到合乎安置条件的档案后,再对安置到本地的资格以及档案中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审查。
- 如职务职级相关材料、立功或处分材料、家属随军资料等。
- 将这些资料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基本情况表,作为未来推荐、研究的基础。
二、审档的关键要素与注意事项
1、资格审查:
- 确保转业对象符合安置到本地的资格。
- 准备结婚证、户口本等必备材料,用于证明符合配偶所在地安置的条件;相关的合同、房产证等资料,用于证明符合买房落户的条件;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如随调家属的随调证明等。
- 提前了解当地安置政策,明确所需材料和要求。
2、资料鉴别:
- 对涉及转业对象切身利益的立功、学历等内容进行鉴别审核。
- 确保资料的完整、正确,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 对于伪造或涉嫌伪造的资料,需要进行查证并备注说明。
3、信息登记梳理:
- 将档案内容信息进行登记,并按照职务、安置意愿、立功受奖情况进行梳理归类。
- 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 及时整理和更新相关信息,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遵守程序与规定:
- 审档工作有严格程序和规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 如有疑问或遇到困难,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单位咨询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 重视审档结果的处理和应用,确保转业对象的安置去向和待遇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5、避免违规行为:
- 不得在审档过程中擅自添加或删除档案内容。
- 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三、常见问题解答
Q1: 如果档案中缺少重要材料怎么办?
A1: 如果档案中缺少重要材料,需要及时与所在部队或相关部门联系,了解补件流程并尽快补齐所需材料,在移交地方之前,理论上有机会逐级申请办理加件补件手续,但如果档案已经交到地方且被地方安置部门审档后要求补件,难度会相对较大,需要所在部队开具相关证明并报经上级安置部门和本级安置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加件补件。
Q2: 如何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
A2: 确保档案材料真实性的方法包括:一是仔细核对原始材料,确保无伪造、篡改痕迹;二是对疑似伪造或篡改的材料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三是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在收集、整理、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四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军转办如何审查干部档案”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