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公益性岗位补贴是什么?

公益性岗位补贴是政府为鼓励用人单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按实际人数给予的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

公益性岗位补贴是一种政府为促进就业、保障民生而设立的补贴机制,旨在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财政资金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下是关于公益性岗位补贴的详细阐述:

一、公益性岗位的定义与特点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类用人单位开发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非营利性:公益性岗位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满足公共利益和就业困难人员需求为主要目标。

2、基层公共服务类与公共管理类:主要包括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如城乡辅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服务辅助性岗位等。

3、托底性安置:公益性岗位还涉及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业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托底性安置岗位,以及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可纳入公益性岗位范围的其他岗位。

二、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公益性岗位的安置对象主要是就业困难人员,具体包括:

零就业家庭成员:指家庭成员中无一人就业的情况。

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

长期失业人员:长时间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经济条件较差,需要社会援助的失业人员。

失地失林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还包括开发的农村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林区管护、公共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等乡村公共服务类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三、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

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补贴: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照每人每月一定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对于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还会另按照每人一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助。

2、社会保险补贴: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给予补贴,但不包括公益性岗位人员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3、补贴期限与次数:补贴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年(距退休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对于补贴期满后仍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特殊困难人员,如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可再次按程序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累计安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4、期满退出政策:对于用人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在补贴期满后转为本单位劳动合同制用工的,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四、申请与审核流程

用人单位在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可按季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材料通常包括符合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发放工资明细账(单)、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公益性岗位补贴是政府为促进就业、保障民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给予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鼓励其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提升就业困难人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公益性岗位补贴将在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662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 能寻菡
    2024年12月04日 13:01:15
    公益性岗位补贴就是政府给那些做公益工作的人发的钱,帮他们稳定收入,感觉挺有意义的,希望能帮到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