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系统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的一类税收,主要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预算收入。

地税系统,全称地方税务局系统,是中国税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税务局系统相对独立,共同承担着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以下是对地税系统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性质
地税系统是由地方政府设立并主管的地方税收工作机构,其性质是行政单位,它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法律法规,组织和管理地方税种的征收工作,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历史沿革
地税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时期,为了有效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类进行管理,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地税系统逐渐形成并完善。
在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税和地税征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这一改革旨在优化税务机构设置,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三、职能与职责
地税系统的主要职能包括:
1、贯彻执行税收政策: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税收制度和办法。
2、组织税收收入:依法组织和管理地方税种的征收工作,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税收管理与监督:负责地方税收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包括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等环节。

4、税收宣传与服务:开展税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同时提供便捷高效的纳税服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5、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四、税种与征收范围
地税系统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地方税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部分)
个人所得税(部分)
企业所得税(部分)
资源税(部分)
城市维护建设税(部分)
地税系统还可能代收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等非税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税种和征收范围可能因地区而异,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五、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地税系统的组织结构通常分为省、市、县三级地方税务局及其下属机构,在管理体制上,地税系统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既保证了税收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充分考虑了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六、相关问答FAQs
问:地税系统与国税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地税系统与国税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各自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不同,国税系统主要负责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征收管理;而地税系统则主要负责地方税的征收管理,两者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问:如何查询地税系统的相关信息?
答:查询地税系统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可以访问当地地方税务局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政策、通知等信息;可以拨打当地地方税务局的服务热线进行咨询;还可以前往当地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进行现场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
七、小编有话说
地税系统作为中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税收征管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税系统将继续优化和完善自身职能和服务方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我们也呼吁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共同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