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什么是税法 文化

税法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税法制度与税法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包括税法制度的形成、发展、变革过程,也包括税法观念的传播、接受、演变过程。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一、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法律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纳税人不同于负税人,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同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对何种客体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它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就是消费品(如烟、酒等);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就是房屋。

3、税率: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税负水平的高低,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

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指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按税法规定应当纳税的环节,如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一般要经过产制、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纳税环节解决的就是征一道税,或是征两道税,还是道道征税以及确定在哪个环节征税的问题。

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一般由税务机关依法确定;二是缴纳税款的期限,即在纳税期限届满后,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期限。

6、减税免税减税免税指税法减少或免除税负的规定,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7、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时,采取处罚措施的规定。

二、税法的功能作用

1、保障国家利益:税法通过规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和税务机关的征税权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国家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税法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和指引,规范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3、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法不仅规定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也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可以依据税法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同时也可以对税务机关的不当征税行为进行申诉和维权。

三、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1、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税法属于部门法,其位阶低于宪法,依据宪法制定,这种依从包括直接依据宪法的条款制定和依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制定两个层面。

2、与民法的关系:民法作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时间较早,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与民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但税法与民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体系,其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关系建立及调整机制也存在差异。

3、与行政法的关系:税法与行政法同属公法体系,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税法中的税收程序法与行政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税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调整对象、法律关系及调整机制等方面均与行政法有所不同。

税法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1561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