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S推进过程中,需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培养,以提升工作环境与效率。

在5S推进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做法: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目标和范围:明确要实施5S的具体范围,如整个工厂、办公室或生产车间等,并设定清晰的目标,例如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
2、成立5S小组:组建一个由不同部门员工组成的5S小组,确定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宣传和培训:通过企业内部宣传栏、网站、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5S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意义,提高员工的意识和参与度,组织相关培训和会议,让员工了解5S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和意义。
4、制定推行计划:制定详细的5S推行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负责人员、实施对象、实施方法等内容,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整理阶段
1、全面检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如车间、办公区、通道、卫生间等,以及文件柜顶部、办公桌底部、机台内部等。
2、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将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3、处理非必需品: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避免浪费,对于一些不必要物品尤其是一些橱柜等,不要急于丢弃,可以集中在某个区域保存,并有清单记录。

4、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根据物品的使用频度、重要性等因素,制定明确的判别基准。
5、每日自我检查:养成每天例行检查并整理的习惯,发现问题立刻改善。
三、整顿阶段
1、分析现状:对物品名称、分类、放置情况进行规范化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2、物品分类:根据物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
3、决定放置场所:重新组织工作场所,确定物品摆放的位置和标准,确保每样物品都有固定的归位。
4、规定放置方法:以类别形态决定产品放置方法,如按产品类别放置、按产品机能放置等,并充分利用空间。
5、划线定位:对现场进行划线定位,用色带宽度区分不同区域,如主通道、次通道、人行通道等。
6、标识物品和放置场所:对物品和放置场所进行一对一的标识,使所有人都能清楚用物的名称和作用。

7、群策群力:员工群策群力,采取合适的方案或方法,避免个人行为出现。
8、现场跟踪:推行小组成员要多进行现场跟踪,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
四、清扫阶段
1、建立清扫责任区: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所在区域,不留死角。
2、执行例行扫除:定期清扫工作场所和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
3、清理脏污: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全员参与:强调清扫工作是全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工作。
五、清洁阶段
1、制度化: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2、建立考评方法:明确考评方法,建立奖惩制度。
3、科室主任带头巡查:科室主任经常带头巡查,以表重视。
4、定期检查:定期对5S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指导和监督:推行小组成员要做好指导和监督的工作,并要作为表率作用。
六、素养阶段
1、培养良好习惯: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2、团队精神:营造团体精神,让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区域和所属团队。
3、公示检查结果:公示检查结果,评选冠亚军,结果与奖惩挂钩等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4、创造宽松氛围:创造一个宽松的执行氛围,不要简单的将某个员工偶尔一次未执行好规范,当作一个典型人物来处理。
5、查找根本原因:多个员工多次未执行好某个规范时,要查找和分析根本原因,大都是因为系统本身的原因所致。
七、持续改进阶段
1、定期开展改进活动: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流程。
2、检查与评估:定期对5S活动进行检查与评估,了解活动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3、表彰和奖励:对于成果显著的区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持续培训: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激励,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5S精神。
5、长期规划:制定长期的推进计划,确保5S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5S推进过程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需要企业在准备阶段就明确目标、成立团队、宣传培训并制定计划;随后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阶段逐步实施各项措施;最后通过持续改进来巩固成果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