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资如何计算日工资是职场中常见的需求,无论是计算加班费、缺勤扣款,还是核算假期薪资,都离不开准确的日工资换算,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日工资的计算核心在于明确“计薪天数”的两种标准:21.75天和当月实际天数,21.75天是国家规定的月计薪天数,用于计算日工资、加班费等法定薪酬;当月实际天数则适用于某些特殊场景,如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薪资等。
按21.75天计算日工资(最常用)
75天的计算依据是:年日历天数365天减去104天(全年周末休息日),再除以12个月,即(365-104)÷12≈21.75天,这种计算方法已剔除法定节假日和周末,是法律规定的计薪基准,适用于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加班费等。
计算公式:
日工资 = 月工资 ÷ 21.75
示例:
假设员工月工资为5500元,则其日工资为:
5500 ÷ 21.75 ≈ 252.87元

适用场景:
- 计算工作日加班费(小时工资的1.5倍):日工资÷8×1.5
- 计算休息日加班费(小时工资的2倍):日工资÷8×2
- 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小时工资的3倍):日工资÷8×3
- 计算事假、旷工扣款:日工资×缺勤天数
按当月实际天数计算日工资
部分企业可能采用当月实际天数(如28天、30天、31天)计算日工资,这种方法需在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中明确约定,且不适用于法定加班费等法律强制规定的场景。
计算公式:
日工资 = 月工资 ÷ 当月实际天数
示例:
若员工月工资5500元,当月有30天,则日工资为:
5500 ÷ 30 ≈ 183.33元
适用场景:
- 按实际出勤天数结算薪资(如当月请假较多,薪资按实际工作天数发放)
- 某些灵活用工或兼职人员的薪酬计算
特殊情况处理
- 病假工资:需根据当地规定及员工工龄确定支付比例,计算基数通常为日工资×病假天数×支付比例(如60%-100%)。
- 新入职/离职员工:当月出勤天数不足一个月时,日工资一般按21.75天计算,薪资=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
月工资与日工资换算对照表(以月薪5500元为例)
计算方式 | 计算公式 | 日工资(元) | 适用场景 |
---|---|---|---|
按21.75天计算 | 5500 ÷ 21.75 | ≈252.87 | 加班费、事假扣款等法定薪酬 |
按30天计算 | 5500 ÷ 30 | ≈183.33 | 按实际出勤天数结算薪资(约定) |
按31天计算 | 5500 ÷ 31 | ≈177.42 | 按实际出勤天数结算薪资(约定) |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日工资计算要除以21.75而不是30天或31天?
A1:21.75天是国家根据全年365天减去104天周末休息日后,平均到每月的计薪天数,剔除了非工作日,确保日工资计算更公平,符合《劳动法》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要求,若按实际天数计算,可能导致周末或节假日也被计入计薪基数,违反法律规定。
Q2:当月有法定节假日时,日工资计算是否需要调整?
A2:不需要,法定节假日已包含在21.75天的计薪周期外,计算日工资时无需额外调整,但法定节假日加班需单独支付3倍加班费,计算基数为日工资,即(月工资÷21.75)×3×加班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