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简称“广东人社”)在激活社保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改革、流程优化、政策引导等多维度举措,着力破解群众办事堵点,推动社保服务从“线下跑”向“掌上办”“自助办”转型,实现社保体系的“活”力与“智”能升级,具体激活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数字化赋能:构建“互联网+社保”服务体系
广东人社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打造了覆盖省、市、县、镇、村五级的社保服务数字化网络,依托“粤省事”“粤商通”等省级平台,整合社保参保登记、缴费查询、待遇申领、转移接续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指尖办结”,群众通过“粤省事”APP即可完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平均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企业通过“粤商通”平台可在线办理员工增减员、社保缴费申报等业务,无需再到经办大厅提交纸质材料,广东还推广“人脸识别”“电子证照”等技术应用,实现身份核验“零接触”,业务办理“免证明”,大幅提升服务便捷性。
流程再造: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
针对传统社保服务存在的“环节多、材料繁、跑动多”等问题,广东人社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原本分散在多个科室的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等业务整合为综合受理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梳理出“社保事项清单”,明确每个事项的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和时限,并通过“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对非核心材料允许后补,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过去需提供身份证、社保卡、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5项材料,如今通过数据共享,仅需在线填写申请表即可办理,办理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精准服务:聚焦特殊群体与重点领域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广东人社推出“适老化”服务措施:在各级社保经办大厅设置“爱心窗口”,配备助老设备(如轮椅、放大镜),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对高龄、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提供上门认证、上门办理等服务,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创新参保方式,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可通过“粤省事”在线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更加灵活便捷,广东还推动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村(社区)设立“社保服务点”,配备村级协管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参保引导等基础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政策引导:激发参保缴费积极性
为扩大社保覆盖面,广东人社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群众参保缴费,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政府根据缴费档次给予每年30元-120元的补贴,多缴多补;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可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本人缴纳额的2/3,广东还建立社保待遇与缴费年限、缴费挂钩的机制,鼓励“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例如养老保险缴费每满1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1元,激励群众持续参保。
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能
广东人社积极与税务、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参保登记与户籍信息联动、缴费与税务数据互通、待遇发放与银行账户对接,新生儿出生后,可通过“粤省事”在线办理社保参保,系统自动获取公安部门户籍信息,无需家长再到社保经办部门办理登记;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资格认证,通过社保数据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比对,实现“静默认证”,无需本人反复操作。
相关问答FAQs
问:灵活就业人员在广东如何线上激活社保账户?
答: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粤省事”或“粤商通”APP激活社保账户,具体步骤:1. 登录“粤省事”APP,进入“社保”服务板块;2. 点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填写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3. 选择缴费档次(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 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系统自动审核通过,即可激活社保账户,激活后可通过“粤省事”在线缴费、查询缴费记录等。
问:社保激活后如何查询缴费记录?
答:社保激活后,群众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缴费记录:1. 线上渠道:登录“粤省事”APP,进入“社保”服务,点击“缴费记录查询”即可查看历年缴费明细;2. 线下渠道: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到社保经办大厅自助查询机或窗口打印缴费凭证;3. 电话查询:拨打广东人社服务热线12333,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身份证号和社保号查询,企业职工还可通过单位经办人在“广东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查询个人缴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