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求职者回电话是招聘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传递招聘进展的正式方式,更是展现企业专业形象、建立求职者信任的关键一步,一次专业、得体的电话沟通,能有效提升候选人对企业的认同感,为后续面试乃至入职奠定良好基础,以下是给求职者回电话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HR高效完成这项工作。
回电前的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是确保沟通顺畅的前提,需从信息、环境和心态三方面入手。
- 梳理信息:明确回电目的(如通知面试、告知结果、补充信息等),并调取求职者简历、岗位JD及沟通记录,熟悉其背景、应聘岗位及关键节点(如投递时间、笔试成绩等),若涉及面试安排,需提前确认面试官时间、会议室信息及岗位核心考察点,避免沟通时出现信息遗漏。
- 检查环境:选择安静、无干扰的场所回电,避免在嘈杂环境中导致通话质量不佳,提前测试手机或座机信号,确保通话畅通,准备好纸笔或电子记录工具,以便实时记录求职者反馈或问题。
- 调整心态:以专业、友善的态度投入沟通,即使求职者未通过初筛,也应保持尊重,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事务繁忙而语速过快或态度敷衍,确保语气平和、语速适中。
电话接通后的沟通流程
接通电话后,需按照“开场-核心内容-收尾”的结构展开沟通,确保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沟通阶段 | 核心要点 | 注意事项 |
---|---|---|
开场白 | 自我介绍:清晰说明姓名、公司名称及部门(如“您好,我是XX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张三”)。 确认身份:核对求职者信息(如“请问是XX先生/女士吗?您之前投递了我公司的XX岗位”)。 说明来电目的:直接点明回电意图(如“今天电话是想和您沟通一下面试安排”)。 |
避免直接切入正题前未确认身份,防止信息错漏;语气需亲切自然,避免生硬。 |
传递 | 通知面试: - 明确面试时间、地点(或线上会议链接)、形式(单面/群面/笔试)。 - 说明面试流程及预计时长(如“面试包含专业面和HR面,预计持续2小时”)。 - 提醒携带材料(简历、学历证书、作品集等)。 告知结果: - 通过初筛:肯定求职者优势,说明后续安排(如“您的背景与岗位匹配度较高,我们将安排下周三进行面试”)。 - 未通过:委婉表达感谢,避免具体否定评价(如“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本次竞争较激烈,后续有合适岗位会再与您联系”)。 补充沟通:针对求职者简历中的疑问或岗位细节进行说明,解答求职者提问(如岗位职责、薪资范围、团队情况等)。 |
传递关键信息(时间、地点)时需重复确认,确保求职者无误解;解答问题需准确,不确定的内容可记录后回复,避免随意承诺。 |
收尾与跟进 | 确认求职者是否清晰信息(如“以上信息都清楚了吗?是否有其他疑问?”)。 说明下一步行动(如“面试前我们会发送邮件提醒,请您注意查收”)。 感谢对方的时间与关注(如“感谢您抽出时间沟通,期待您的面试/保持联系”)。 礼貌结束通话:等求职者先挂断电话,或明确表示“不打扰您了,再见”。 |
避免在求职者提问前匆忙挂断;若求职者表示需要考虑时间,需约定回复时限,并主动跟进。 |
特殊情况处理
- 求职者未接听电话:若首次拨打未接通,可尝试15-30分钟后再次联系,若仍无人接听,可发送短信说明事由(如“您好,我是XX公司HR张三,关于您投递的XX岗位,请方便时回电138XXXXXXXX”),避免多次拨打造成打扰。
- 求职者临时调整时间:若因故需变更面试时间,需主动致歉并提供多个备选时间,协商确定后及时发送书面确认,确保信息同步。
- 求职者提出疑问无法当场解答:记录问题后,承诺具体回复时间(如“关于薪资结构的问题,我需要和财务部门确认,明天下午5点前给您答复”),并务必按时反馈,建立信任。
沟通后的记录与跟进
通话结束后,需及时在招聘系统中记录沟通内容,包括求职者反馈、疑问点及后续行动项,确保团队信息同步,若约定了后续沟通或面试,需设置提醒,避免遗漏,根据沟通结果更新人才库,对优质候选人进行长期关注。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求职者在电话中提出薪资谈判,但企业薪资范围未定,如何回应?
A:此时可坦诚说明薪资结构需综合评估候选人的经验、能力及岗位匹配度,并承诺在面试后给出明确答复。“感谢您的坦诚沟通,薪资确实是双向选择的重要部分,我们的薪资结构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及福利等,具体会根据面试中您展现的能力和岗位需求综合评估,面试后2个工作日内我们会给您一个明确的方案,您看可以吗?”
Q2:给求职者回电时,如何判断对方是否仍在求职状态?
A:可通过开放式提问了解对方当前求职进展,如“您目前还在积极看机会吗?”或“除了我们公司,您是否有其他在推进的面试流程?”,若对方表示已接受其他offer,可礼貌表达感谢并保持联系;若仍在观望,可强调岗位优势,争取面试机会,尊重对方选择,避免过度追问或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