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健康卡的填写是保障个人健康、维护单位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准确填报,以下从填写前准备、核心信息填报、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四部分详细说明:
填写前准备
- 材料梳理:提前整理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手机号)、近期健康数据(如体温记录、疫苗接种凭证)、工作及居住地址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平台确认:明确健康卡填写渠道,通常为所在单位内部系统(如OA办公平台、政务APP)、地方政府健康申报平台(如“健康码”关联系统)或指定纸质表格,需以单位通知为准。
- 健康自评:填写前1-2天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37.3℃)、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以及近14天是否接触过确诊/疑似病例、是否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等。
核心信息填报要点
(一)基础信息栏
项目 | 填写要求 |
---|---|
姓名 | 填写身份证全称,与身份证一致,避免使用别名或繁体字。 |
身份证号 | 填写18位身份证号码,核对校验位(第18位)是否正确,确保唯一性。 |
联系电话 | 填写本人常用手机号,确保畅通,便于接收健康提醒或单位通知。 |
工作单位 | 填写全称,如“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避免简写。 |
部门/科室 | 填写具体所属部门,如“综合科”,确保与单位人事信息一致。 |
职务/职级 | 填写现任职务或职级,如“科员”“主任科员”,无职务可填“普通工作人员”。 |
(二)健康状况栏
- 当前体温:每日填报前测量体温,填写具体数值(如36.5℃),无需标注“正常”,直接填写数字即可,若体温≥37.3℃,需在“异常情况说明”栏详细记录(如“发热伴咽痛,已就医”)。
- 症状自评:根据近14天情况勾选“无”或“有”,若有症状,需注明具体症状(如“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如“3天”)及是否就医(如“已前往XX医院呼吸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 疫苗接种:如实填写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包括“未接种”“接种1剂次”“接种2剂次”“加强针”等,并注明疫苗类型(如“科兴”“国药”)及接种时间(精确到日期,如“2023-10-01”)。
(三)行程与接触史栏
- 近期行程:近14天内是否离开本省市,若离开需填写目的地(如“北京市海淀区”)、交通方式(如“高铁G123”)、停留时间(如“10月1日-10月5日”)及是否接触当地人员(如“参加当地会议,接触50人”)。
- 接触史:是否接触过确诊/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物品(如冷链食品),若接触,需填写接触时间、方式(如“同办公室同事”“共同用餐”)及对方情况(如“10月3日接触后,该同事10月4日确诊”)。
(四)承诺栏
仔细阅读承诺内容(如“本人承诺以上信息真实有效,如有隐瞒愿承担法律责任”),勾选“已阅读并承诺”后签字(纸质表格)或点击确认(线上系统),确保信息真实是填报的核心原则。
注意事项
- 每日填报:通常需每日上班前或规定时间内填报,不可漏填、错填,特殊情况(如出差、休假)需提前向单位报备,按属地要求填报。
- 动态更新:若健康状况或行程发生变化(如出现症状、新增接触史),需立即重新填报,确保信息实时性。
- 隐私保护:健康卡涉及个人敏感信息,需通过官方渠道填报,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向无关人员透露账号密码。
- 异常处置:若填报后显示异常(如体温超标、行程关联风险),需立即配合单位落实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等措施,不隐瞒、不拖延。
相关问答FAQs
Q1:若忘记当日填报健康卡,应如何补救?
A:发现漏填后应立即通过官方渠道补填,并在补填时简要说明原因(如“因会议延迟导致漏填,当日体温36.8℃,无异常症状”),若单位有补填截止时间,需在时限内完成;若逾期,需向单位人事部门说明情况,必要时提供书面说明,避免影响考勤或正常履职。
Q2:健康卡显示“异常”但本人无不适,怎么办?
A:首先核对填报信息是否准确(如体温是否录入错误、行程是否误填),若信息无误但系统仍提示异常,可能是数据关联问题(如同行密接信息更新延迟),需立即联系单位健康管理员或系统客服,提供相关证明(如当日体温测量记录、行程轨迹),配合核实,同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直至异常状态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