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阿里组织部如何高效管理干部?揭秘干部培养与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什么?

阿里对干部的管理体系,被称为“组织部模式”,是其组织能力建设的核心,也是支撑阿里业务持续扩张的关键,这套体系并非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而是一套集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和淘汰于一体的动态管理系统,深刻体现了阿里“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价值观和“唯贤是举、能上能下”的文化,其管理逻辑可以概括为“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即价值观为道,制度为法,方法为术,工具为器。

在“道”的层面,阿里将价值观作为干部管理的基石,所有干部都必须认同并践行阿里的“六脉神剑”价值观: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价值观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被量化为具体的行为标准,融入到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客户第一”不仅要求干部关注客户需求,更要求其在决策时优先考虑客户利益;“拥抱变化”则体现在干部面对市场和环境调整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上,阿里通过价值观考核,确保干部队伍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因业务扩张导致的文化稀释和价值观偏离,这种价值观先行的方式,为干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底线。

在“法”的层面,阿里建立了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干部管理体系,这套体系的核心是“管理干部”,而非“管理岗位”,强调干部的责任与担当,阿里将干部管理分为“选、育、用、留、汰”五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制度和流程。

在“选”的环节,阿里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干部选拔不看资历、不唯学历,而是以“价值观”和“能力”为双重标准,阿里认为,干部必须是“使命驱动”的,能够自我驱动、自我燃烧,对干部的能力有“腰部力量”的要求,即具备“领导力、战略力、组织力、执行力”,选拔过程严格而透明,通常包括360度评估、业绩复盘、价值观评议等多个环节,确保选拔出的干部德才兼备,对于外部引进的高管,阿里也会进行严格的价值观和文化匹配度考察,避免“空降兵”与组织文化的冲突。

在“育”的环节,阿里构建了完善的干部培养体系,即著名的“阿里大学”,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层级的干部设计差异化的课程和项目,对于基层管理者,有“管理启航”项目,侧重于从业务骨干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对于中层管理者,有“管理进阶”项目,侧重于战略思考和团队领导力;对于高层管理者,则有“战略领导力”项目,侧重于全局视野和生态构建,除了课堂培训,阿里更强调“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轮岗、项目历练、承担挑战性任务等方式,让干部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阿里会安排优秀的年轻干部参与新业务孵化或海外市场拓展,这些高难度任务是培养干部的最佳熔炉。

在“用”的环节,阿里强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同时建立严格的问责和激励机制,干部被赋予充分的决策权和资源调动权,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阿里实行“述职”和“复盘”制度,要求干部定期向上级和团队汇报工作成果、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在激励方面,阿里的薪酬体系不仅包括短期奖金,更注重长期激励,如股权和期权,将干部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深度绑定,阿里还设立了多种荣誉奖项,如“阿里年度优秀管理者”,以精神激励肯定干部的贡献。

在“留”的环节,阿里致力于为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有竞争力的回报,除了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让干部看到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阿里的干部体系分为M(管理)和P(专业)双通道,M通道专注于管理路线,P通道专注于专业深度,为不同类型的员工提供了成长空间,阿里通过营造开放、协作、充满激情的组织氛围,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汰”的环节,阿里建立了严格的末位淘汰机制,每年,阿里都会对干部进行绩效考核和价值观评估,实行“361”制度(尽管近年来有所调整,但末位淘汰的逻辑依然存在),即10%的干部被评为优秀,60%为良好,30%需要改进或淘汰,对于不符合价值观或业绩不佳的干部,无论其资历多深、职位多高,都会被果断调整或淘汰,这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保持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防止了“大企业病”的滋生。

为了支撑这套复杂的干部管理体系,阿里在“术”和“器”层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术”上,阿里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沟通和管理方法,如“裸心会”(坦诚布公的沟通)、“共创会”(集体决策)等,旨在促进团队内部的信任与协作,在“器”上,阿里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内部绩效管理系统、人才盘点系统等,实现了对干部数据的实时追踪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人才盘点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到干部的能力分布、继任者准备情况等,为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晋升提供客观依据。

以下表格简要概括了阿里干部管理核心机制的关键要素:

管理环节 核心机制 关键要点
选拔任用 价值观与能力双重标准、内部培养为主 使命驱动、腰部力量要求、360度评估、严格的文化匹配
培养发展 阿里大学体系、实战历练 分层分类培训、轮岗与项目制、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使用考核 充分授权、述职复盘、长期激励 决策自主权、定期复盘与问责、股权/期权绑定
激励保留 双通道发展、物质与精神激励 M/P通道、广阔平台、荣誉体系、归属感营造
淘汰退出 末位淘汰、能上能下 价值观与业绩双维度、果断调整、保持组织活力

阿里组织部对干部的管理是一个以价值观为灵魂,以制度为保障,以方法为手段,以工具为支撑的闭环生态系统,它通过严格的标准选拔干部,通过系统的培养提升干部,通过有效的机制使用干部,通过多元的激励保留干部,通过刚性的制度淘汰干部,最终打造出一支能够适应复杂市场环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铁军”,这正是阿里能够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组织保障。

相关问答FAQs

阿里强调价值观一票否决,如果一位业绩非常突出但价值观有争议的干部,阿里会如何处理?

解答:在阿里的管理体系中,价值观是底线,业绩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业绩非常突出但价值观有争议的干部,阿里不会简单地“一刀切”,而是会启动深入的调查和评估程序,会明确界定“价值观争议”的具体行为,是触碰了诚信等核心价值观的红线,还是仅仅是行为方式与团队文化存在差异,如果行为严重违背了“六脉神剑”中的核心条款(如诚信、客户第一),那么无论业绩多么突出,都会被果断处理,因为这种行为对组织文化的破坏性是长期的、根本性的,如果仅仅是行为风格或沟通方式上的问题,阿里会倾向于通过辅导、沟通、调整岗位等方式帮助其改进,给予其改过的机会,但最终,如果经过努力仍无法与组织文化融合,为了维护整个团队和组织的价值观纯洁性,仍然会做出调整,阿里的逻辑是,可以容忍能力上的不足,但绝不能容忍价值观上的偏差,因为一个价值观有问题的“明星”干部,其负面影响远超其短期业绩贡献。

阿里的干部管理体系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新业务或新区域的干部能够快速融入并胜任?

解答:面对快速扩张带来的干部挑战,阿里主要依靠其成熟的干部培养体系和强大的组织文化渗透能力,在干部派遣上,阿里会优先从成熟的业务单元或总部抽调那些既有丰富实战经验、又深刻理解公司价值观的“老阿里”去开拓新业务或新区域,这些“种子”干部不仅是业务的开拓者,更是企业文化的播种者和传承者,在新团队组建初期,会迅速开展“文化融入”培训,确保新成员理解并认同阿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阿里会为新干部配备“政委”(HRBP)角色,政委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保障价值观的落地,帮助新干部解决团队管理中的困惑,确保业务发展不偏离组织文化的轨道,通过“共创会”、“复盘会”等机制,快速将阿里的工作方法和决策模式复制到新团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阿里的轮岗制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让干部在不同业务、不同区域间流动,培养其全局视野和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胜任新的挑战,这套组合拳确保了在扩张的同时,干部队伍的“质”与“量”能够同步跟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2041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