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扣考勤的记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员工薪酬的准确核算,还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结合会计准则、考勤管理制度和薪酬核算流程,对绩效工资扣考勤业务进行规范化的账务处理,以下从业务流程、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步骤、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业务流程与会计科目设置
绩效工资扣考勤的业务流程通常包括考勤数据统计、绩效工资核算、薪酬审批、工资发放及账务处理等环节,在会计核算中,企业需要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应支付给员工的绩效工资;设置“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等科目,根据员工所在部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设置“其他应收款”或“应付职工薪酬—代扣款项”科目,用于核算因考勤扣款等原因减少的绩效工资。
考勤扣款的主要类型包括迟到早退、旷工、病假、事假等,不同类型的扣款标准和会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旷工扣款通常按日工资的倍数计算,病假扣款则可能根据员工工龄和公司政策按一定比例发放工资,未发放部分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转入相应科目。
账务处理步骤
-
考勤数据确认与绩效工资计算
人力资源部门每月根据考勤记录,统计员工的出勤天数、缺勤类型及扣款金额,并将数据提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结合绩效工资计算方案(如绩效考核得分、部门绩效系数等),确定员工应发绩效工资,再扣除考勤扣款后的实发绩效工资,某员工月应发绩效工资为5000元,因旷工2天(日工资200元,按2倍扣款)扣款800元,实发绩效工资为4200元。 -
计提绩效工资的账务处理
月末,财务部门根据应发绩效工资总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工资(生产车间用“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此步骤需区分员工所在部门,确保成本费用归属准确,行政部员工绩效工资计入“管理费用—工资”,销售部员工计入“销售费用—工资”。 -
考勤扣款的账务处理
根据考勤扣款金额,将未发放的绩效工资从“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转入相应科目:- 若考勤扣款与员工个人原因直接相关(如旷工、迟到),扣款部分通常不退回员工,企业可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或用于冲减管理费用(需根据公司制度确定),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贷:管理费用—工资(或“营业外收入”) - 若考勤扣款涉及代扣款项(如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保个人部分),则需通过“其他应付款”或“应付职工薪酬—代扣款项”核算,代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若涉及)
- 若考勤扣款与员工个人原因直接相关(如旷工、迟到),扣款部分通常不退回员工,企业可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或用于冲减管理费用(需根据公司制度确定),会计分录为:
-
发放绩效工资的账务处理
企业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实发绩效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若员工需归还垫付款项,如水电费)
注意事项
- 区分扣款性质:考勤扣款需明确是员工个人责任扣款还是公司制度性扣款,个人责任扣款(如旷工)通常不计入成本费用,而制度性扣款(如事假按比例扣款)可能影响成本核算。
- 合规性要求:考勤扣款政策需符合《劳动法》及地方规定,例如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扣款比例不得违反劳动合同约定。
- 数据留存:考勤记录、绩效核算表、工资发放表等凭证需妥善保管,以备审计或劳动争议时查证。
- 跨期处理:若绩效工资涉及跨月发放或调整(如年终绩效),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年终绩效”等科目过渡,确保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执行。
案例分析
某制造企业2023年10月考勤扣账务处理如下:
- 生产车间员工A应发绩效工资6000元,因旷工1天(日工资250元,按3倍扣款)扣款750元,实发5250元。
- 行政部员工B应发绩效工资4000元,事假3天(事假扣款为日工资的80%,日工资150元)扣款360元,实发3640元。
账务处理:
-
计提绩效工资:
借:制造费用—工资 6000
管理费用—工资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10000 -
处理考勤扣款:
- 员工A旷工扣款750元(个人责任,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750
贷:营业外收入 750 - 员工B事假扣款360元(制度性扣款,冲减管理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360
贷:管理费用—工资 360
- 员工A旷工扣款750元(个人责任,计入营业外收入):
-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8890(10000-750-360)
贷:银行存款 8890
相关问答FAQs
Q1:考勤扣款中的“旷工扣款”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A: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工资、薪金所得”,即员工取得的全部与任职受雇有关的收入,包括扣除社保、公积金等后的实发工资,若旷工扣款属于企业因员工违纪而减少的工资性支出,则实发工资总额已低于应发绩效工资,无需对扣款部分单独计税,但需注意,扣款后的实发工资若超过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仍需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Q2:员工病假期间的绩效工资如何核算及记账?
A:病假工资的核算需结合公司制度和地方规定,通常按员工工龄和病假天数发放一定比例的工资(如工龄满10年发放病假工资的100%,不满5年发放60%),员工C应发绩效工资5000元,病假10天(月计薪天数21.75天,日工资230元),按公司规定病假工资按80%发放,则病假期间工资为230×10×80%=1840元,扣款金额为5000-1840=3160元,账务处理时,病假工资部分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核算,扣款部分若属于公司制度性扣除,可计入“管理费用—工资”(冲减成本)或“营业外支出”(若需负担部分病假工资),具体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3160
管理费用—工资 1840
贷:银行存款 1840
(注:若公司规定病假工资全额发放,则无需扣款,仅按正常工资发放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