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邀约面试时,话术的核心是清晰、礼貌且信息完整,既要让候选人感受到公司的诚意,也要确保对方能快速抓住关键信息并明确后续步骤,以下从不同场景和要点出发,详细说明邀约面试的话术构建与使用技巧。
邀约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在发出邀约前,需提前确认以下信息:候选人应聘的岗位名称、面试时间(具体到日期和上/下午)、面试形式(线上/线下)、面试地点(线下需详细地址,如XX大厦XX层;线上需提供会议链接或平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方便候选人咨询),以及岗位的核心职责或亮点(用于吸引候选人),这些信息需提前整理成清单,避免邀约时遗漏。
邀约面试的话术结构与示例
开场:礼貌问候与身份确认
首先清晰表明身份和来意,让候选人快速了解通话目的,避免使用模糊的开场,如“您好,有空吗”,而是直接说明“您好,请问是XX先生/女士吗?我是XX公司XX部门的HR/面试官XX”。
示例:
“您好,请问是张明先生吗?我是XX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李华,今天联系您是想和您沟通一下您之前投递的‘产品经理’岗位的面试事宜,方便占用您3分钟时间吗?”
核心信息传递:岗位与时间地点
确认对方方便后,清晰告知面试的关键信息,包括岗位名称、面试时间、地点/形式,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示例:
“您投递的‘产品经理’岗位我们已仔细 reviewed,您的背景与岗位需求比较匹配,想邀请您到公司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在本周五(10月27日)下午2:00,地点在XX市XX区XX大厦15层(地铁2号线XX站A口出步行5分钟),如果您这边时间不合适,也可以告诉我您方便的时间段,我们再协调。”
岗位亮点与吸引力补充
简要说明岗位的核心职责或公司优势,增强候选人对面试的期待,避免冗长,聚焦1-2个关键点,如“这个岗位主要负责公司核心产品的迭代规划,您将有直接参与从0到1项目的机会”或“我们团队有来自BAT的资深产品专家,会提供完善的导师带教机制”。
示例:
“这个岗位是我们公司正在重点孵化的新业务方向,产品上线后预计覆盖百万级用户,您作为产品经理将主导需求调研、原型设计到落地全流程,团队也会给予充分支持,相信对您的职业发展会很有帮助。”
后续步骤与联系方式
明确告知候选人面试前需准备的材料(如简历、作品集、学历证明等),以及面试当天对接人的联系方式,方便候选人沟通。
示例:
“面试当天请您携带纸质简历1份,以及过往的项目作品集(如有电子版可提前发送至我的邮箱lihua@xx.com),如果有任何疑问,您可以随时拨打我的电话138-XXXX-XXXX,或添加我的微信(同手机号),我会及时为您解答。”
感谢与确认
以礼貌的结尾收尾,并再次确认候选人是否能按时参加,避免信息遗漏。
示例: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沟通,不知周五下午2点您是否方便?如果需要调整时间,请尽快告诉我,我们会尽快协调,期待与您见面!”
不同场景的邀约话术调整
电话邀约(推荐优先使用)
电话邀约能即时获取反馈,适合对岗位意向较高的候选人,话术需更口语化,注意语气亲切,避免生硬,若候选人暂时不方便接听,可主动提出“您看什么时间我再联系您比较合适?”,并约定具体时间。
短信/微信邀约(适用于初筛或书面确认)
短信/微信需简洁明了,关键信息分点呈现,方便候选人快速阅读。
“【XX科技】张明先生您好,您投递的‘产品经理’岗位面试邀约:时间10月27日14:00,地点XX大厦15层,联系人李华138-XXXX-XXXX,请回复‘确认’或‘调整时间’,期待您的参与!”
邮件邀约(适用于正式或中高端岗位)
邮件需更正式,包含公司Logo、岗位信息、面试流程、交通指南等附件(如公司地址地图),开头可加上“感谢您对XX公司的关注”,结尾附上HR签名和联系方式。
邀约面试的注意事项
- 及时性:候选人投递简历后24-48小时内邀约最佳,避免拖延导致候选人失去兴趣。
- 准确性:时间、地点、联系人等信息务必反复核对,避免因错误信息影响候选人体验。
- 灵活性:主动询问候选人方便的时间,体现公司对候选人的尊重,尤其对于在职候选人,需考虑其请假成本。
- 专业性:无论电话、短信还是邮件,话术需保持专业,避免使用网络用语或模糊表述(如“大概”“可能”)。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候选人表示当前在职,不方便请假参加面试,如何沟通?
A:可以主动协调面试时间,“非常理解您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安排在非工作时间的面试,比如周六上午,或者将面试调整为线上视频形式(30-60分钟),这样您无需请假,您看哪种方式更方便?如果时间仍不合适,也可以先和您简单电话沟通10分钟,了解下基本情况,后续再约面试时间。”核心是提供灵活选项,同时表达对候选人处境的理解,降低其心理负担。
Q2:邀约后候选人未回复或明确拒绝,后续如何处理?
A:若候选人未回复,可在24-48小时内发送一条简短提醒短信/微信,“张明先生您好,之前发送的‘产品经理’岗位面试邀约未收到您的回复,请问是否已收到?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调整时间,欢迎随时联系我。”若候选人明确拒绝,可礼貌回应:“感谢您的回复,祝您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未来如有机会合作,也欢迎再次投递简历。”保持专业态度,维护公司形象,同时为未来可能的合作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