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计算倍数以及不同工时制度下的计算方法是关键要点,以下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详细说明。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是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若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 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 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应将各部分合并作为计算基数;
-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加班工资基数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基准,按加班倍数乘以加班完成的计件件数计算。
注意: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包含工资性收入(如奖金、津贴、补贴等)。
加班工资的计算倍数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工资的计算倍数因加班时间不同而异:
- 平日加班(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的150%;
- 休息日加班(周六、周日):用人单位可安排补休,若不补休,则不低于工资标准的200%;
- 法定节假日加班(如元旦、春节、国庆等):不低于工资标准的300%,且不适用补休。
不同工时制度下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制(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适用于大多数企业,加班工资按上述倍数计算。
例题1:某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员工张某月工资为6000元(含基本工资4000元、绩效工资2000元),某月张某加班情况如下:工作日加班3天,休息日加班1天,法定节假日加班1天(假设当月无其他扣除项),计算张某当月加班工资。
计算步骤:
- 计算基数:以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6000元为基数。
- 小时工资基数:月工资÷21.75天÷8小时=6000÷21.75÷8≈34.48元/小时。
- 平日加班工资:3天×8小时/天×150%×34.48元≈1241.28元。
- 休息日加班工资:1天×8小时/天×200%×34.48元≈551.68元。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1天×8小时/天×300%×34.48元≈827.52元。
- 总加班工资:1241.28+551.68+827.52=2620.48元。
综合计算工时制
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若超过法定标准部分,按150%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仍按300%支付。
例题2:某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以月为周期),员工李某月工资为8000元,当月实际工作时间为260小时(法定标准为21.75天×8小时=174小时),其中包含3天法定节假日(24小时),计算李某当月加班工资。
计算步骤:
- 计算基数:月工资8000元,小时工资基数=8000÷21.75÷8≈45.98元/小时。
- 总加班时间:260小时-174小时=86小时,其中法定节假日24小时,其余62小时为平日延长工作时间。
- 平日加班工资:62小时×150%×45.98≈4255.86元。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24小时×300%×45.98≈3310.56元。
- 总加班工资:4255.86+3310.56=7566.42元。
不定时工时制
适用于高管、外勤人员等岗位,一般不支付平日和休息日加班工资,但法定节假日加班需按300%支付。
例题3:某公司销售经理王某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月工资10000元,某国庆假期加班3天(24小时),计算王某国庆加班工资。
计算步骤:
- 计算基数:月工资10000元,小时工资基数=10000÷21.75÷8≈57.47元/小时。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24小时×300%×57.47≈4137.84元。
加班工资计算的特殊情况
-
计件制加班工资:
若某员工计件单价为10元/件,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内完成100件,月工资为1000元,工作日加班完成20件,则加班工资为:20件×10元/件×150%=300元。 -
加班工资的折算:
若用人单位以“包月”形式支付工资,但未包含加班工资,劳动者主张加班费时,需按上述方法折算加班工资基数。
加班工资的支付要求
- 用人单位需在加班后及时支付加班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
- 加班工资需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抵扣形式替代。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否包含社保和公积金?
解答: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不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但应包含用人单位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工资收入,具体以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问题2:员工自愿加班,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解答: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才需支付加班工资,若员工未经用人单位安排或批准,自行延长工作时间,不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加班工资,但需注意,用人单位需对加班安排有明确的审批流程和记录,避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