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新能源与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集团,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公司以“绿色能源,智慧未来”为核心理念,业务涵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综合能源服务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从能源生产、存储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
企业概况与发展历程
同相能源集团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已从单一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商成长为集研发、设计、建设、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能源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超200亿元,员工人数达30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拥有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及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自成立以来,同相能源始终紧跟国家能源战略导向,先后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布局大型光伏与风电基地,同时在华东、华南等负荷中心区域推进分布式能源与储能项目,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开发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超过15GW,年发电量超1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0万吨,为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核心业务板块
光伏发电领域
同相能源在光伏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涵盖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制造以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与运维,公司旗下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GW,采用行业领先的PERC、TOPCon等高效电池技术,转换效率位居行业前列,在大型地面电站方面,公司承建了多个国家级光伏实证基地项目,创新应用“光伏+生态治理”“光伏+农业”等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多维度利用,分布式光伏业务聚焦工商业与户用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累计安装容量超2GW。
风力发电领域
风电业务是同相能源的重要支柱,公司重点布局陆上风电与近海风电,具备风资源评估、风电机组选型、风电场整体设计及智能运维的全流程服务能力,自主研发的风电场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与AI算法实现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提升发电效率超15%,公司已投运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6GW,其中内蒙古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成为区域新能源标杆工程。
储能与氢能业务
为应对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性挑战,同相能源大力发展储能业务,涵盖锂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及物理储能技术,公司建设的电网侧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系统及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GWh,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动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公司前瞻布局氢能产业链,在绿氢制备、储运及应用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已建成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探索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低碳应用。
综合能源服务
依托新能源与数字技术融合,同相能源为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公共机构等用户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用户侧能源消耗监测、能效分析与优化调度,帮助客户降低用能成本超20%,公司还提供充电桩建设与运营、节能改造、碳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构建多元化能源服务生态。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同相能源视创新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低于5%,在上海、苏州、西安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公司在高倍聚光光伏、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电网调度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累计申请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0余项。
2022年,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项目成功通过验收,研发的“基于数字孪生的风光储协同控制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相能源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是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储能电站安全管理规范》等多项标准的起草单位。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同相能源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在项目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建设模式,在青海光伏项目中,通过种植固沙植物、建设牧光互补项目,实现了沙漠治理与新能源开发的协同共赢,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贫困地区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累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超5000个,助力乡村振兴。
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同相能源自身运营也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管理,2023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成为行业内首批达成该目标的企业之一,公司还发布《ESG报告》,承诺2030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同相能源将继续聚焦新能源主业,加快推进“风光储氢”多能互补发展,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GW,储能业务规模达10GWh,公司将深化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能源互联网”,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与可靠性,同相能源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关问答FAQs
Q1:同相能源集团在储能领域有哪些核心技术优势?
A:同相能源在储能领域具备全技术路线布局优势,包括高安全性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UL9540A认证)、长寿命液流电池储能(适用于长时间调峰)以及物理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电站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电池状态精准评估与热管理,将循环寿命提升至6000次以上,同时通过AI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降低度电成本超15%,公司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与并网技术方面经验丰富,已建成多个国家级储能示范项目。
Q2:同相能源如何保障新能源项目的长期运营效率?
A:同相能源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物联网传感器”的立体监测网络,实现对光伏电站、风电场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云平台”整合了气象预测、设备状态评估、故障预警等功能,可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将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推行“区域化运维中心+本地化服务团队”模式,确保运维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截至2023年,公司旗下电站平均等效满小时数超行业平均水平5%,运维成本低于行业均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