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昆山柏承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承电子”)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精密电子连接器、汽车电子零部件及定制化电子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检测实验室,员工总数超过800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达15%,凭借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深耕,柏承电子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电子连接器行业的标杆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全球高端产业链。
核心业务与产品线
柏承电子以“连接创新,驱动未来”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多元化产品体系,主要涵盖三大板块:
高端精密连接器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FPC(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线束连接器及I/O接口连接器,具备0.3mm超精密间距加工能力,产品支持高速传输(最高可达56Gbps)、高可靠性(插拔寿命超10,000次)及宽温域工作(-40℃~125℃),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等设备,其自主研发的“超薄型FPC连接器”厚度仅0.8mm,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已获得苹果、华为等头部厂商的供应链认证。
汽车电子零部件
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安全、智能化”趋势,柏承电子开发了高压连接器、传感器连接器、车用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器等产品,符合AEC-Q200车规级标准,其高压连接器支持600V/500A电流传输,集成智能温控与防护功能,已批量供应比亚迪、蔚来、理想等车企,并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MCU)等核心部件。
定制化电子解决方案
依托强大的研发与快速响应能力,柏承电子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打样到量产的一站式定制服务,解决方案涵盖连接器选型、结构优化、电磁兼容(EMC)设计及可靠性测试,累计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医疗影像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
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
柏承电子视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投入研发,建立了由博士、硕士领衔的跨领域研发团队,并与东南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5项。
在制造工艺方面,公司引入德国精密注塑机、日本高速冲压设备及全自动组装线,搭配MES生产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追溯,检测中心配备3D光学影像仪、X射线检测仪、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等先进设备,确保产品通过ISO9001、IATF16949、ISO14001等国际体系认证,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场布局与客户生态
柏承电子立足国内,拓展全球,已构建起覆盖亚洲、欧洲、北美的全球化市场网络,国内在上海、深圳、西安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海外业务通过德国子公司辐射欧洲市场,年出口额占总营收的35%,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包括三星、LG、博世、大陆集团等,并连续多年获评“优秀供应商”“创新合作伙伴”等称号。
在供应链管理上,柏承电子推行JIT(准时化生产)模式,与日亚化学、住友电木等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与成本控制,公司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交货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
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柏承电子以“诚信、创新、共赢”为核心价值观,注重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协同,公司设立“柏承学院”,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职业发展通道,并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让核心员工共享企业成长红利,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采用无铅焊接工艺,投入超千万元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标准30%。
面向未来,柏承电子将以“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连接器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愿景,持续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助力全球电子产业升级。
相关问答FAQs
Q1:昆山柏承电子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应用领域?
A1:柏承电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四大领域:1)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2)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BMS系统连接器、车载传感器等;3)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PLC控制器、智能仪表等;4)医疗设备:医疗影像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等,其产品以高精度、高可靠性为核心优势,满足各领域对电子连接的严苛需求。
Q2:柏承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有哪些技术优势?
A2:柏承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车规级标准:所有产品通过AEC-Q200可靠性认证,耐高低温、抗振动、防腐蚀性能卓越;2)高压传输技术:自主研发的600V/500A高压连接器,集成智能温控与屏蔽设计,确保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安全稳定;3)定制化能力:可根据车企需求快速开发适配不同平台(如纯电、混动)的连接器方案,研发周期缩短至45天以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