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中大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信”)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工程造价咨询为核心,集工程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造价经济纠纷鉴定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累计为超过3000个工程项目提供了专业咨询,涉及总投资额超5000亿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大信始终秉持“专业、公正、创新、高效”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成本管控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核心业务体系
中大信以工程造价咨询为核心,构建了多元化、一体化的业务矩阵,满足客户在不同工程阶段的需求: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
涵盖项目投资估算、经济评价、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编制、竣工结算审核、工程造价纠纷鉴定等全流程服务,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造价管理平台”,结合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造价数据的动态管理与精准控制,有效帮助客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工程招标代理
提供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材料采购等全流程招标代理服务,包括招标方案策划、招标文件编制、招标公告发布、投标人资格审查、组织开标评标、协助签订合同等,公司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累计完成招标项目超2000个,中标金额达3000亿元。
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
项目管理服务涵盖项目策划、报批报建、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安全管理、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工程监理业务则针对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公路、水利等工程,提供“三控三管一协调”(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合同、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的专业服务,公司监理团队均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专项咨询服务
包括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项目后评价、工程概预算培训、造价信息咨询服务等,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业务在业内具有较高声誉,公司拥有司法鉴定资质,鉴定意见被法院采信率达98%,为解决工程经济纠纷提供了专业依据。
专业团队与技术优势
中大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与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120人、注册监理工程师80人、招标代理专业人员150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70%,平均从业经验10年以上,团队成员涵盖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技术方面,中大信注重科技赋能,自主研发了“中大信智慧造价管理平台”,整合了行业定额库、价格信息库、案例数据库等资源,实现造价编制、审核、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公司全面推广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建模实现工程量精确计算,减少传统算量误差,提升造价控制精度,公司还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工程造价前沿技术与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地位与社会责任
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大信已成为国内工程咨询行业的标杆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综合实力TOP10”“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机构”“北京市守信企业”等称号,多项咨询成果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中大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工程等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咨询服务,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公司发起“工程咨询人才公益培训计划”,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超5000人次,助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面向未来,中大信将继续聚焦“成为国际一流的工程咨询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工程咨询领域的应用研发;二是拓展国际化业务,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外工程项目提供本土化造价咨询服务;三是强化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整合设计、施工、运维等资源,为客户提供“投、融、建、管、退”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关问答FAQs
Q1:中大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在处理大型复杂项目时,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A1:在大型复杂项目咨询中,中大信具备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全流程服务能力,可覆盖项目投资决策至竣工结算各阶段,实现成本管控无缝衔接;二是跨领域专业团队,汇聚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多行业专家,能应对复杂工程技术与经济问题;三是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智慧造价管理平台”与BIM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建模与数据集成,有效解决大型项目工程量计算复杂、变更频繁等难题,确保造价成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Q2:客户选择中大信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如何保障项目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A2:中大信建立了三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制度层面,严格执行《保密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确数据保密责任;二是技术层面,采用加密存储、权限分级管理、操作日志追溯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使用全过程中的安全;三是合规层面,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审计与风险评估,保障客户项目数据的绝对安全,至今未发生一起数据泄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