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中船仪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舰船配套仪表研发、生产与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是国内舰船仪表领域的骨干企业,公司始建于1966年,前身为九江仪表厂,历经五十余载发展,已从单一仪表制造商成长为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军装备、船舶工业、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领域,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概况与技术实力
公司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和检测实验室,固定资产超5亿元,现有员工600余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达30%,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拔尖人才等核心技术骨干,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C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认证,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舰船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余项,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聚焦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在智能传感器、数字化仪表、系统集成等领域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高端舰船仪表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主营产品与应用领域
公司核心产品覆盖舰船导航、操控、监测、通信等四大类,包括:
- 导航仪表系列:磁罗经、陀螺罗经、航迹仪等,为舰船提供精准导航定位服务,其中高精度陀螺罗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海军各类舰艇及商船;
- 操控仪表系列:车钟、舵角指示器、主机遥控系统等,实现舰船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强环境适应性,满足极端工况需求;
- 监测仪表系列: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计、报警系统等,实时监测舰船运行参数,保障航行安全,其中防爆型、耐腐蚀型特种仪表深受市场认可;
- 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提供舰船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机舱监测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舰船智能化升级,已成功应用于多型海军舰艇及海洋工程平台。
除舰船领域外,公司产品还拓展至能源电力(如核电、火电监测仪表)、航空航天(飞行仪表模拟系统)、轨道交通(信号控制设备)等民用高端装备市场,形成了“军品为主、民品为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奠基期(1966-2000年):作为军工配套企业,专注于舰船基础仪表研发与生产,奠定了国内舰船仪表领域的领先地位;
- 转型期(2001-2015年):完成军民融合转型,引入现代化管理机制,拓展民用市场,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 创新期(2016年至今):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收购多家上下游企业,构建“仪表+传感器+系统”全产业链生态,2022年实现营收15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8%。
公司将以“成为全球领先的舰船及高端装备仪表供应商”为愿景,重点实施三大战略:一是深化技术创新,攻关核心芯片、算法等“卡脖子”技术;二是拓展国际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与服务中心;三是推进绿色制造,打造低碳、环保的智能仪表产品体系,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
公司始终践行“军工品质、产业报国”的使命,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3亿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15项;积极参与扶贫助学、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赠超1000万元,企业文化以“创新、担当、协作、卓越”为核心价值观,通过“人才强企”战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江西省优秀企业”等称号。
相关问答FAQs
Q1:九江中船仪表有限公司的产品如何满足舰船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A1:公司产品通过多项严苛环境适应性测试,可在高盐雾、高湿度、强振动等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舰用陀螺罗经采用密封减震设计,防护等级达IP68,工作温度范围-40℃~70℃;通过引入冗余设计和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确保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累计服务舰船超万艘,故障率低于0.1%。
Q2:公司在军民融合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2:公司通过“技术双向转化”推进军民融合:将军工领域的高可靠性技术应用于民用高端装备,如将舰船监测仪表技术转化为核电安全监测系统,进入民用能源市场;依托民品市场的规模效应反哺技术研发,近五年民品营收占比从20%提升至40%,形成了“军品促民品、民品强军品”的良性循环,公司与华为、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军民技术的协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