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工资计算方法是:单位月缴社保费平均值除以30,再乘以休假天数。

生育险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一、生育津贴的计算
生育津贴是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由社保机构支付的生活费用,其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 生育津贴 = 月平均工资 / 30天 × 产假天数。
2、月平均工资:
- 这里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女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者是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
3、产假天数:
-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 晚育的女职工还可以根据所在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享受额外的奖励产假。
4、特殊情况:
- 如果女职工难产或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可以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 分娩时实施输卵管结扎术的,还可以增加14天的生育津贴。
二、产假工资的计算
产假工资是企业在女职工休产假期间发放的工资,其计算方法如下:
1、全额发放:
-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应全额发放,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法定补贴等部分。
2、就高原则:

- 如果生育津贴高于产假工资,企业无需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如果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工资,企业需要补足差额。
三、具体案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女职工小王,其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小王本人工资也为8000元,小王因生育享受了98天的产假,且符合晚育条件,额外享受30天奖励产假,小王的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计算如下:
1、生育津贴计算:
- 生育津贴 = 8000元 / 30天 × (98天 + 30天) = 8000元 / 30天 × 128天 = 34133.33元(约数到小数点后两位)。
2、产假工资计算:
- 由于生育津贴(34133.33元)高于小王的月工资(8000元),因此企业无需再为小王支付产假工资。
四、注意事项
- 如果女职工在非定点医院生产,虽然不能报销生育医疗费,但仍然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 生育保险待遇的享受对象必须是合法婚姻者,且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 生育保险关系不能转移,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以跨省转移。
五、常见问题解答
Q1:流产费用可以报销吗?
A1:女职工的流产后分不同情况,如果无法出具当地计划生育证明、流产证明,则流产费用不能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Q2:辞职后生育保险待遇还有吗?
A2:满足一定条件的职工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并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等。
小编有话说
对于小公司的HR来说,准确计算生育险工资是确保员工权益的重要一环,通过了解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HR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HR也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