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核心在于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劳动者实际工作年限、工资标准等因素综合确定,劳动赔偿金主要涉及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计算公式和适用场景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其计算基础为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解除合同前的月平均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具体计算公式可分解为:
-
工作年限对应的月数:
- 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1年:按1年计算,补偿1个月工资;
- 工作年限不满6个月:按0.5年计算,补偿0.5个月工资;
- 工作年限满1年:每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超过1年部分按上述方式分段计算(如工作年限3年半,补偿3.5个月工资)。
-
月工资基数确定:
- 月工资 =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应发工资总额 ÷ 12;
- 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数额支付,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即“双封顶”限制)。
某劳动者在单位工作5年,月平均工资8000元,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其经济补偿金为5个月×8000元=40000元;若该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为35000元(超过3倍当地平均工资30000元),则月工资基数按30000元计算,补偿金为5个月×30000元=150000元。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计算公式为: 赔偿金 = 经济补偿金 × 2 =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月工资基数)× 2
“月工资基数”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方式与经济补偿金一致,同样适用“双封顶”规定,某劳动者工作4年,月平均工资6000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其赔偿金为(4个月×6000元)×2=48000元;若劳动者月工资为40000元,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2000元(3倍为36000元),则月工资基数按36000元计算,赔偿金为(4个月×36000元)×2=288000元。
其他情形下的劳动赔偿金计算

除上述两类主要情形外,部分特殊情况下劳动赔偿金的计算存在差异,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赔偿金: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加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计算公式为:加付赔偿金 = 应付未付金额×(50%~100%),具体比例由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确定。
-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已经履行的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计算公式为:赔偿金 = 试用期满月工资×(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天数-法定允许的试用期天数)。
劳动赔偿金计算要素的注意事项
- 工作年限的界定:工作年限从劳动者入职之日起计算,至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止,合并计算(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月工资的范围:不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等非货币性收入和经济补偿金(如加班费、年终奖等应包含在内)。
- 分段计算的特殊情形:若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不明确,可按实际工作月数平均计算。
以下为经济补偿金与违法解除赔偿金计算要点的对比表格:
计算要素 | 经济补偿金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
---|---|---|
计算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经济补偿金的2倍) |
工作年限对应 |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不满6个月按0.5年 | 同经济补偿金 |
月工资基数 | 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应发工资,不超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 同经济补偿金 |
“双封顶”限制 | 月工资超3倍当地平均工资的,按3倍支付;年限超12年的按12年计算 | 同经济补偿金 |
计算示例 | 工作5年,月工资8000元:5×8000=40000元 | 工作5年,月工资8000元:5×8000×2=80000元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否包含加班费和年终奖?
解答:包含,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其中奖金包括年终奖、季度奖等,若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内有加班费或年终奖,应纳入月工资基数计算,某劳动者前12个月应发工资总额为10万元(含加班费2万元、年终奖3万元),则月平均工资为100000÷12≈8333.33元。
问题2: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劳动者能否主张赔偿金?如何计算?
解答: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如医疗费用、失业保险金等)的,劳动者还可主张损失赔偿,损失赔偿金额根据劳动者实际遭受的损失确定,如医疗费报销金额、失业保险金领取金额等,需提供相关凭证(如医疗票据、失业登记证明等),若损失难以具体计算,劳动者可参照当地社保待遇标准主张,但需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因单位未缴纳医保无法报销医疗费5万元,可主张5万元损失赔偿,同时可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