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换公司时劳动合同的改签是职场中常见的法律流程,核心在于明确新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衔接,确保劳动关系合法、平稳过渡,以下从改签的定义、适用场景、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劳动合同改签的定义与性质

劳动合同改签,通常指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主体变更(如原单位注销、业务剥离、劳务派遣转直接用工等),需与新的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与原单位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主体,其本质是劳动关系的承继,需遵循《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合并、分立,原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的基本原则,避免因主体变动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劳动合同改签的常见适用场景
- 公司合并或分立:原公司因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等方式消灭或存续,劳动合同主体由合并/分立后的公司承继。
- 业务剥离或外包:原公司将部分业务及员工整体划转至新公司,或因业务外包需与新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转直接用工:劳动者通过劳务派遣用工,后因政策或公司调整,转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 公司主体注销前变更:原公司因经营问题注销,但需确保员工劳动关系无缝衔接至新主体,避免“空壳公司”注销导致权益落空。
- 名称、法定代表人变更:仅公司名称、注册信息等变更,但主体未发生实质改变,此时仅需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无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改签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协商一致:改签的前提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改签前,双方需明确:
- 劳动合同期限(可延续原合同期限或重新约定); 是否调整岗位、职责等);
- 工作地点(是否因公司变动而变化);
- 劳动报酬(标准、支付方式等,不得低于原合同约定及当地最低标准);
- 社保公积金缴纳主体(由新单位继续缴纳,确保缴费年限连续)。
(二)书面协议:签订主体与内容
- 签订主体:
- 若原公司存续并承继劳动关系,由原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 若主体由新公司承继,需由新公司与劳动者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同时明确原合同的权利义务由新公司概括承受。
- :
- 劳动者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等);
- 原合同及变更/新签订合同信息;
- 变更事项(如用人单位名称、主体类型等);
- 双方权利义务的承继条款(如原工龄连续计算、未结清工资/补偿金等由新公司承担);
- 协议生效时间(一般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三)工作交接与社保转移
- 工作交接:劳动者需与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如工作资料、物品交接),新单位应及时安排入职衔接;
- 社保转移:新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保公积金账户转移手续,确保缴费记录连续,影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累计年限。
(四)档案与证明材料留存
- 劳动者应保留原劳动合同、解除/终止证明、新劳动合同、变更协议等书面材料,作为维权的依据;
- 新单位应将劳动合同文本及变更协议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劳动者离职后2年。
改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工龄连续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单位被安排到新单位工作,原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单位的工作年限,新单位不得以“重新签订合同”为由否认原工龄,否则劳动者可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 不得降低劳动条件:改签后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地点、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原合同,否则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维持原条件,或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 经济补偿的支付:若因公司原因导致劳动关系转移(如业务剥离),原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新单位在承继劳动关系时,应将经济补偿纳入改签协议明确支付方式;若劳动者因新单位降低劳动条件而解除合同,新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务派遣的特殊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转为直接用工,需由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且原派遣年限合并计算为新单位工龄。
相关问答FAQs
Q1:改签劳动合同后,原公司的工龄是否需要重新计算?
A:不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单位被安排到新单位工作,原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单位的工作年限,原公司因业务分立将员工转移至新公司,新公司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原工龄连续计算”,否则劳动者可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N)。
Q2:公司合并后,拒绝与劳动者改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A:公司合并后,原劳动合同由合并后的公司继续履行是法定义务,若新公司拒绝改签或重新签订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新公司履行合同;②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新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若超过1个月未签订);③若新公司以不签订合同为由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2N),注意保留原劳动合同、合并证明、工资流水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