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请假如何算工资是职场女性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劳动法规定、企业制度及个人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内容,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操作,哺乳期请假主要分为两类:每天1小时的哺乳时间(含人工喂养)以及因身体原因需要的病假,二者工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哺乳期1小时哺乳时间的工资计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这1小时属于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出勤支付工资,不得扣减,具体计算方式需结合职工的工资结构:
-
计时工资制:若员工工资以小时计算,则1小时哺乳时间按正常小时工资支付,某员工月基本工资为3000元,按21.75天计算日工资为137.93元,小时工资为17.24元(137.93÷8),则每天1小时哺乳时间应支付17.24元,月累计支付约383.52元(按22个工作日计算)。
-
计件工资制:哺乳时间不参与计件,但用人单位需保证员工在扣除哺乳时间后,日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某员工计件工资为每天200元,哺乳1小时后,若实际工作时间为7小时,仍需按200元支付全天工资,或按比例折算确保小时工资不低于最低标准。
-
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哺乳时间同样计入工作时间,工资按正常周期内的平均工资标准支付,不得因哺乳时间影响全勤奖或绩效奖金的发放。
哺乳期病假的工资计算
若女职工因哺乳期间身体不适(如乳腺炎、产后恢复等)需要请假病假,则需根据医疗期规定及企业病假工资标准执行,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根据职工参加工作年限确定,一般为3-24个月,病假工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
计算基数:以员工本人上一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某员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当地最低工资为2000元,若病假工资按60%发放,则为3000元(5000×60%),高于1600元(2000×80%),故按3000元支付。
-
发放比例:医疗期内,病假工资比例通常为: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60%支付,满2年不满4年的按70%支付,满4年不满6年的按80%支付,满6年及以上的按90%支付,具体比例可结合地方规定及企业制度调整,但不得低于法定下限。
-
特殊情形:若哺乳期女职工因生育引发的疾病(如产褥期感染)需要延长病假,可能涉及产假与病假的衔接,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按医疗期规定执行工资支付。
工资计算示例(表格形式)

以下以月薪制员工为例,说明不同请假类型的工资计算方式(假设月基本工资40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
请假类型 | 计算依据 | 日工资(元) | 月请假天数 | 应发工资(元) |
---|---|---|---|---|
正常出勤 | 无请假 | 91 | 0 | 00 |
哺乳时间(每天1小时) | 按正常小时工资支付(183.91÷8×1) | 99 | 22 | 00 + 505.78 = 4505.78 |
病假(工龄1年) | 按日工资60%支付(183.91×60%) | 35 | 5 | 4000 - (183.91-110.35)×5 = 3747.25 |
哺乳时间+病假 | 哺乳时间正常支付,病假按比例计算 | 哺乳22天+病假5天 | 4000 + 505.78 - (183.91-110.35)×5 = 4252.03 |
用人单位的义务与员工维权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若企业未按规定支付哺乳期工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维权时需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医疗机构证明等材料,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相关问答FAQs
Q1:哺乳时间是否可以集中使用?能否提前或推后?
A:哺乳时间可以灵活使用,既可以每天1小时,也可以合并为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或根据工作需求集中使用(如提前下班1小时),但需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不得影响正常工作秩序,若用人单位未合理安排,女职工有权要求调整。
Q2:哺乳期请假是否影响年终奖或全勤奖?
A:原则上,哺乳时间属于正常劳动时间,用人单位不得因此取消员工的年终奖或全勤奖,若因病假导致缺勤,需根据企业制度执行,但病假工资计算不得低于法定标准,且不得以“影响全勤”为由克扣哺乳时间的相关待遇,员工可通过查阅公司规章制度或集体合同确认具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