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城市养老金的领取涉及户籍地、参保地、待遇领取地等多重因素,需根据参保类型(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跨地域流动情况确定具体规则,以下从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类制度出发,详细说明不同城市养老金的领取流程及关键要点。
职工养老保险跨城市领取规则

职工养老保险遵循“户籍地优先,长期参保地优先”的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基本条件:同时满足“缴费年限”和“待遇领取地”要求
领取职工养老金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或病退可提前)。
在确定待遇领取地时,按以下顺序优先认定:
- 户籍地:参保地与户籍地一致,直接在参保地领取;
- 户籍地外参保:若参保地非户籍地,需看参保地是否为“最后参保地且累计缴费满10年”,是则在该地领取;若不满10年,则向前推至“累计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若所有参保地均不满10年,则回户籍地领取。
跨城市流动人员领取流程
以“参保人在A市工作5年、B市工作8年、C市工作7年,户籍地在D市”为例:
- 累计缴费年限=5+8+7=20年(满15年);
- 最后参保地为C市,但C市缴费未满10年,需向前推至B市(缴费8年,未满10年),再向前推至A市(缴费5年,未满10年);
- 此时所有参保地均不满10年,最终回户籍地D市领取养老金。
材料准备:身份证、社保卡、养老保险缴费凭证、户籍证明(若回户籍地领取)。
养老金计算:与“当地社平工资”和“个人缴费”挂钩
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 组成,计算公式为:
-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55岁170个月,50岁195个月)。
注意:不同城市“社平工资”差异大,例如北京、上海社平工资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直接导致基础养老金金额不同,这也是跨城市领取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跨城市领取规则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居保)遵循“户籍地管理”原则,参保人需在 户籍地参保和领取待遇,跨城市流动时需办理转移手续。
领取条件:户籍地+累计缴费+年龄
- 户籍地参保:需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居保;
- 累计缴费满15年(若不足15年,可逐年补缴,补缴不享受政府补贴);
- 达到60周岁(不分男女,未满15年可延长缴费)。
跨城市转移流程

若参保人在非户籍地参保(如务工地),需办理关系转移:
- 转出:向原参保地社保机构提出申请,出具参保缴费凭证;
- 转入:向户籍地社保机构提交凭证,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含政府补贴),户籍地合并计算缴费年限。
示例:小明户籍在河南农村,曾在浙江务工并参保浙江城居保,退休前将关系转回河南,河南社保机构合并其在浙江的缴费年限,按河南标准计算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固定+个人账户累积
城居保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由 中央基础养老金(全国统一最低标准,2023年为93元/月)和 地方基础养老金(各地自行提高,如上海1300元/月、北京887元/月)组成,户籍地不同,基础养老金差异显著;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息)÷ 139(与职工养老保险计发月数一致)。
关键注意事项
- 社保转移手续:跨城市流动后,需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线上申请,或线下携带材料至社保机构;
- 缴费年限累计:无论是职工还是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均全国累计计算,不会因跨城市清零;
- 待遇领取地唯一性:养老金只能在一个地方领取,不可多地重复领取。
相关问答FAQs
Q1:在多个城市缴纳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时如何确定养老金领取地?
A:根据“户籍地优先,最后参保地满10年优先”原则:①若最后参保地累计缴费满10年,在该地领取;②若不满10年,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③所有参保地均不满10年,回户籍地领取,可通过“掌上12333”APP查询参保地及缴费年限。
Q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在非户籍地领取养老金吗?
A:不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户籍地参保、户籍地领取”,若在非户籍地参保,需在退休前将关系转回户籍地,由户籍地社保机构合并计算缴费年限并发放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