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绩效差的老员工是管理者工作中一项极具挑战性但又至关重要的任务,老员工通常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丰富的经验和对公司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们的绩效问题往往不像新员工那样单纯源于技能不足,可能涉及心态、动力、职业倦怠、岗位适配度等多重复杂因素,辅导过程需要管理者兼具同理心、专业性和系统性,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尊重员工的尊严和过往贡献,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管理者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老员工的“绩效差”不应简单归咎于“能力不行”或“态度消极”,而应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深入剖析的“信号”,这个信号可能指向:员工对工作内容失去兴趣、职业发展遇到瓶颈、与团队或上级的沟通出现障碍、个人生活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状态,或是公司流程、制度调整带来的不适应,管理者在启动辅导前,要先放下预设和评判,以“帮助者”而非“评判者”的心态进入沟通阶段,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
是具体的辅导步骤和方法,第一步是私下、坦诚的一对一沟通,沟通环境应选择私密、放松的空间,避免在公开场合或员工情绪不佳时进行,开场可以先肯定员工的过往贡献,“您在公司这么多年,在XX项目上做出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次想和您聊聊近期工作的情况,是希望能一起找到让工作更顺利的方法。”这样的开场能降低员工的防御心理,用具体、客观的事实描述绩效差距,避免使用“你最近总是拖沓”“你做事不认真”等模糊指责,而是说“上周提交的XX报告,数据显示有3处关键数据错误,比以往平均水平多出50%”“本月客户投诉率较上月上升了20%,主要集中在XX环节的响应速度上”,让员工意识到问题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有据可依的,要给员工充分表达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困惑和感受,比如问“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通过倾听,管理者往往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第二步,与员工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管理者可以引导员工一起梳理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可采用简单的表格工具进行梳理和追踪,如下表所示:
潜在影响因素(示例) | 具体表现(员工描述+管理者观察) | 是否为关键原因 | 改进方向初步设想 |
---|---|---|---|
新系统操作不熟练 | 反映新系统界面复杂,操作耗时;观察其处理任务时频繁切换窗口 | 是 | 安排专项培训,提供操作手册,安排“师傅”结对辅导 |
对新岗位职责不适应 | 表示更熟悉原来的技术工作,对管理协调类任务感到吃力 | 是 | 明确岗位职责优先级,逐步增加管理任务比重,提供管理技巧指导 |
家庭负担影响精力 | 近期多次提及孩子生病,需要频繁请假或早退 | 是 | 探讨弹性工作制可能性,协调同事临时分担部分紧急事务 |
职业发展迷茫 | 表示“看不到上升空间”,工作积极性下降 | 是 | 共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提供新的学习机会 |
通过这样的梳理,双方能聚焦到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上,并共同制定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的改进计划。“在2周内完成新系统的基础操作培训,并能独立完成80%的日常数据处理任务”“未来1个月内,将客户投诉率降低至10%以下”,计划中要明确员工需要做什么、管理者能提供什么支持(如培训资源、工具授权、跨部门协调等),以及如何跟踪进度。
第三步,是过程中的持续支持与定期反馈,改进计划不是一纸空文,需要管理者持续跟进,在计划执行初期,可以增加沟通频率,比如每周进行一次简短复盘,了解进展、解决困难,及时给予正面强化——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要明确肯定,这周你处理数据的效率比上周提高了15%,这个进步很棒,继续保持”,对于遇到的挫折,要帮助员工分析原因,调整方法,而不是指责,管理者要主动兑现承诺的支持措施,比如协调培训资源、帮助排除工作障碍等,让员工感受到真诚的帮助而非“走过场”。
第四步,评估结果与后续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通常为1-3个月,需根据问题复杂度设定),需要对改进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如果绩效显著提升,达到预期目标,要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奖金、或新的发展机会,强化积极行为,如果绩效改善不明显,则需要与员工深入分析:是计划本身不切实际,还是执行不到位,或是员工主观意愿不足?可能需要启动更正式的绩效改进计划(PIP),明确告知如果仍无改善,可能面临的岗位调整或解除劳动合同等后果,但即便如此,整个过程仍需保持公平、公正,并遵循公司相关劳动法规,避免法律风险,也要反思管理责任:是否在岗位匹配、资源支持、团队氛围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管理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翻旧账”,反复提及员工的过往失误,这会严重打击其自尊心;二是“一刀切”,对所有绩效差的员工采用同样的方法,忽视个体差异;三是“大包大揽”,替员工解决所有问题,而忽略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四是“急于求成”,期望员工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忽视改变需要过程。
相关问答FAQs:
问:辅导老员工时,如果对方抵触情绪很大,拒绝承认自己的问题,该怎么办? 答:遇到这种情况,管理者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与员工发生正面冲突,可以暂时中止当次沟通,给双方一个缓冲时间,下次沟通时,尝试从“共同目标”切入,我们都希望团队工作更高效,您也肯定不希望因为个人问题影响整个项目进度,对吗?”,如果员工仍抵触,可以引入第三方(如HR部门、员工信任的资深同事)协助沟通,或先从一些非工作话题入手,重建信任关系,管理者要反思沟通方式是否过于强硬,是否给予了员工足够的尊重和表达空间,必要时,可启动正式的绩效改进流程,但前提是确保所有沟通和记录都符合公司制度,避免程序瑕疵。
问:老员工绩效差,但经验丰富,且与团队感情深厚,直接处理怕影响团队士气,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确实需要管理者谨慎处理,不能因为“怕影响士气”而放低绩效标准,否则会对其他员工造成不公,长期看反而会打击整个团队的积极性,要兼顾“人情味”,处理过程中,可采取“私下沟通、公开肯定”的策略:私下与绩效差的员工深入沟通和辅导,帮助其改进;在团队中,则多肯定其过往的贡献和经验价值,虽然XX近期在XX方面需要提升,但他在XX领域的经验是我们团队的宝贵财富,希望他能尽快调整,继续发挥优势”,管理者要向团队传递“绩效面前人人平等,但公司会帮助每一位员工成长”的信号,说明对老员工的辅导是“帮助其提升”而非“惩罚”,减少团队的误解和猜测,如果经过努力,员工仍无法达到岗位要求,再考虑岗位调整时,也要做好离职面谈和关怀,体现企业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