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内控稽核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规范经办行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通过系统性的检查与监督,发现管理漏洞、纠正违规操作、提升服务效能,具体实施需从制度设计、流程管控、技术应用、人员保障等多维度展开,形成全流程、常态化的内控机制。
明确内控稽核的目标与原则
社保内控稽核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防止挤占、挪用、欺诈等风险;其次要确保经办流程符合政策规定,提升数据准确性与服务透明度;最终通过问题整改与制度优化,构建长效风险防控体系。
稽核工作需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客观公正、责任到人”原则:既要覆盖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待遇支付、基金存储等全业务链条,又要聚焦高风险领域(如大额待遇支付、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等);既要依据《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等法规,又要结合地方实际细化操作标准;既要发现问题,也要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构建全流程内控稽核体系
(一)事前预防:制度先行与风险识别
-
完善内控制度框架
制定《社保内控管理办法》《稽核工作规程》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分离(如缴费核定与征缴、待遇审核与发放分岗操作)、授权审批(大额支付需双人复核、分管领导审批)、档案管理等核心要求,待遇支付环节需设置“初审—复审—支付—对账”四道关卡,避免一人全程经办。 -
建立风险点清单
结合业务流程梳理高风险环节,形成动态风险清单(如下表),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
业务环节 | 风险点 | 防控措施 |
---|---|---|
参保登记 | 虚假参保、重复参保 | 身份核验(对接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年度数据比对 |
缴费核定 | 少报基数、漏缴欠缴 | 税费联动机制(与税务部门共享缴费数据)、基数公示 |
待遇审核 | 虚报冒领、超范围支付 | 资格认证(人脸识别、大数据建模)、医疗费用智能审核 |
基金财务 | 账户混用、资金挪用 | 专户管理、银行对账(每月银企对账)、第三方审计 |
(二)事中控制:标准化操作与实时监控
-
规范经办流程
对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业务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明确每个环节的“动作标准”“时限要求”“材料清单”,工伤医疗费用报销需审核病历、费用清单、缴费记录等原始材料,并通过智能审核系统过滤“超适应症用药”“过度检查”等问题。 -
引入信息化监控系统
搭建“社保智能风控平台”,对业务系统实时监控,设置预警规则,同一参保人短期内多次住院(疑似挂床就医)、待遇领取人员生存状态异常(长期未认证但持续发放养老金)、缴费基数低于当地社平工资60%且长期未调整(疑似少报基数)等,触发自动预警并生成稽核工单。 -
开展定期抽查与专项检查
- 定期抽查:按月/季度随机抽取10%-20%的业务档案,重点核对数据一致性(如缴费基数与工资申报表、待遇支付与银行账户信息);
- 专项检查:针对高风险领域或突出问题开展“靶向检查”,如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稽核(核查是否存在挂靠单位但按灵活就业身份缴费)、养老金领取资格专项稽核(跨区域数据比对排查重复领取)。
(三)事后整改:问题追溯与责任追究
-
建立问题台账
对稽核发现的问题分类登记,明确问题描述、责任部门、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发现“某企业少报缴费基数”,需责令其限期补缴,并对经办人员是否履职尽责进行核查。 -
强化责任追究
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基金损失的,依法依规追回资金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需修订内控制度(如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审核流程)。 -
整改效果评估
整改到期后组织“回头看”,检查问题是否彻底解决,防控措施是否有效,针对“冒领养老金”问题,整改后需复核待遇暂停、追回、公示等环节是否闭环,并评估智能认证系统的覆盖率与准确性。
强化内控稽核的保障机制
(一)队伍建设
组建专业稽核团队,配备熟悉财务、审计、法律、信息技术的人员,定期开展政策法规、稽核技能、数据分析培训(如Python数据处理、大数据风控工具应用),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二)部门协同
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与公安部门共享户籍、死亡信息,防止养老金“死人领”;与税务部门核对缴费数据,避免基数核定偏差;与银行监控大额账户交易,防范基金挪用风险。
(三)社会监督
公开举报电话、邮箱,鼓励群众举报违规行为(如单位不缴社保、个人冒领待遇);定期公布社保基金收支、稽核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社保内控稽核中,如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稽核?
解答:可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稽核平台:一是通过数据接口整合参保、缴费、待遇、医疗等多源数据,建立统一数据仓库;二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森林、神经网络)训练风险识别模型,自动识别异常数据(如缴费基数与行业均值偏离度过高、医疗费用增长异常);三是引入OCR识别、RPA流程自动化工具,实现档案快速扫描与初步筛查,减少人工工作量,某地通过智能系统将医疗费用稽核效率提升60%,异常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
问题2: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的稽核难点,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解答: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稽核的核心难点在于“人证合一”核查与收入真实性核验,可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强化身份核验,通过“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确保参保人本人操作,避免“挂靠代缴”中的身份冒用;二是建立收入申报与缴费基数联动机制,要求灵活就业人员申报月均收入(参考个税申报数据),对申报不实或长期低基数缴费的纳入重点稽核名单;三是推行“缴费—待遇”关联核查,对缴费基数长期偏低但申领较高待遇(如医保报销)的人员,启动专项稽核,核实是否存在隐瞒收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