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扶贫表劳动技能具体该咋填才规范?

在扶贫工作中,扶贫表是记录贫困户信息、帮扶措施及脱贫进展的重要载体,劳动技能”栏目的填写尤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和脱贫路径的可行性,准确、真实、全面地填写劳动技能,能为后续制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产业发展等帮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扶贫资源精准对接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以下从劳动技能的填写原则、具体内容、注意事项及示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劳动技能填写的基本原则

  1. 真实性原则:必须客观反映贫困户实际具备的劳动技能,避免夸大或虚构,技能的认定应以贫困户自身陈述、实地观察、邻里佐证等事实为依据,确保信息真实可靠,避免因虚假信息导致帮扶措施脱节。
  2. 精准性原则:结合贫困户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因素,细化技能类型和熟练程度,山区贫困户可能掌握传统农林技能,而城镇周边贫困户可能具备简单的加工或服务技能,需精准区分“一般掌握”“熟练掌握”“精通”等层次。
  3. 动态性原则:劳动技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帮扶措施的实施(如技能培训、实践锻炼),贫困户的技能水平可能提升,技能类型也可能拓展,需定期更新劳动技能信息,确保其与脱贫进展同步。
  4. 实用性原则:聚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优先填写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增收的技能,如种植、养殖、手工艺、驾驶、电商等,避免填写脱离实际需求的“高大上”技能。

劳动技能的具体内容与填写方法

劳动技能的填写需涵盖技能类型、熟练程度、获取途径、可应用场景等核心要素,可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别梳理,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按技能类型分类填写

  1. 农业生产技能
    这是农村贫困户最普遍具备的技能类型,需细化到具体作物、养殖品种及生产环节。

    • 种植类:水稻种植(掌握育秧、田间管理、收割等环节)、蔬菜大棚种植(熟悉番茄、黄瓜等品种的病虫害防治)、果树栽培(如柑橘、桃树的修剪与嫁接)、中药材种植(如白芨、黄精的田间管理)。
    • 养殖类:生猪养殖(掌握配种、防疫、饲料配比)、家禽养殖(如土鸡、鸭的散养技术)、水产养殖(如淡水鱼、小龙虾的池塘管理)、特种养殖(如蜜蜂、蚕的养殖技术)。
      填写时需注明“熟练”或“一般”,“熟练掌握水稻种植,能独立完成育秧至收割全流程”“一般掌握土鸡散养技术,了解基础防疫知识”。
  2. 手工制作技能
    部分贫困户尤其是留守妇女、老人可能具备传统手工艺技能,此类技能具有地域特色且市场潜力较大。

    • 传统手工艺:竹编(如竹篮、竹席制作)、草编(如草帽、蒲团编织)、刺绣(如苗绣、十字绣)、木工(简单家具制作、农具维修)、剪纸、陶艺等。
    • 现代手工:串珠、编织袋加工、简单服装缝制等。
      填写时需说明技能来源(如祖传、自学)及作品用途(如自用、销售),“掌握传统竹编技能(祖传),能制作竹篮、竹席等产品,曾通过赶集销售”“自学十字绣,能完成简单图案作品”。
  3. 务工技能
    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贫困户可能具备建筑、制造、服务等领域的技能,需明确具体工种和技能等级。

    • 建筑类:泥瓦工(砌墙、抹灰)、钢筋工(钢筋绑扎、焊接)、木工(支模板、门窗安装)。
    • 制造类:车工、钳工、缝纫机操作、电子元件装配等。
    • 服务类:餐饮服务(厨师、服务员)、家政服务(保洁、月嫂)、保安、快递配送等。
      填写时需注明从业时长、熟练程度及是否有证书(如电工证、焊工证),“泥瓦工,从业5年,熟练掌握砌墙、抹灰技术,无证书”“餐饮服务员,从业2年,熟悉点餐、收银流程,持有健康证”。
  4. 服务与经营技能
    部分贫困户具备简单的服务或经营能力,此类技能可助力发展家庭经济或参与乡村产业。

    • 电商技能:网店运营、直播带货、农产品包装与线上销售(如通过拼多多、微信小程序销售土特产)。
    • 餐饮服务:农家乐经营(菜品制作、接待服务)、小卖部管理(进货、销售、库存管理)。
    • 运输服务:农用三轮车驾驶、小型货车驾驶(需注明驾照类型)。
      填写时需说明实践经历,“掌握电商基础技能,曾在帮扶人员指导下通过微信销售自家种植的蔬菜”“持有C1驾照,能熟练驾驶农用三轮车,用于农产品运输”。
  5. 其他技能
    包括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技能,如驾驶(汽车、摩托车)、维修(家电、农机)、烹饪、护理等,这些技能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收益,但可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或间接创造价值。“掌握摩托车维修技术,曾为邻里提供简单维修服务”“擅长传统烹饪,能制作腊肉、泡菜等腌制食品”。

(二)熟练程度与获取途径

  1. 熟练程度:可划分为“初步掌握(了解基本流程,需指导完成)”“一般掌握(能独立完成简单工作,效率一般)”“熟练掌握(能高效独立完成复杂工作,质量有保障)”“精通(技术精湛,能指导他人)”。“生猪养殖——熟练掌握(能独立完成配种、防疫、饲料配比,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
  2. 获取途径:注明技能是通过“家庭传承”“自学”“政府/企业培训”“邻里传授”还是“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过往工作经验)”获得,这有助于后续针对性开展培训。“水稻种植——家庭传承(跟父母学习10年以上)”“电商运营——政府培训(2023年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电商培训班)”。

(三)填写示例(表格形式)

为更直观展示劳动技能的填写方法,以下为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示例表格: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劳动技能类型 熟练程度 获取途径 可应用场景 备注
张三 45 水稻种植、生猪养殖 熟练掌握 家庭传承、自学 自家5亩水稻种植、年出栏20头猪 具备病虫害防治经验
李四 38 竹编、十字绣 一般掌握 邻里传授、自学 制作竹篮、十字绣销售 作品曾通过村合作社外销
王五 32 泥瓦工、C1驾照驾驶 熟练掌握 往务工经验、培训 建筑务工、农用物资运输 持有建安部门技能培训证书
赵六 50 农家乐经营、传统烹饪 一般掌握 政府培训 经营家庭农家乐,接待游客 擅长本地特色菜制作
周七 28 电商运营、直播带货 初步掌握 政府培训 线上销售家乡腊肉、干菜 需进一步学习直播技巧

填写注意事项

  1. 避免空泛与笼统:不填写“会劳动”“能干活”等模糊表述,需具体到技能类型和细节,不写“会养殖”,而应写“掌握土鸡散养技术,熟悉育雏、防疫、饲料配比”。
  2. 结合帮扶需求:填写技能时需思考“该技能可用于哪些帮扶措施”,若填写“电商运营”,则后续可对接电商培训、平台资源对接等帮扶;若填写“竹编”,则可对接手工艺合作社、非遗传承项目等。
  3. 尊重贫困户意愿:部分贫困户可能因自卑或担心被歧视而隐瞒技能,需通过耐心沟通引导其如实填写,确保技能信息“应填尽填”。
  4. 动态更新信息:每季度或每半年对劳动技能信息进行复核,若贫困户通过培训新增技能(如学会驾驶挖掘机、掌握短视频剪辑),需及时补充更新,确保帮扶措施与技能提升同步。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贫困户年龄较大、身体较弱,没有明显专业技能,劳动技能栏如何填写?
解答: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贫困户,可从“日常生活技能”和“力所能及的劳动”角度填写。“擅长传统手工(如剥玉米、编草绳),能独立完成,每天可加工XX斤”“掌握简单农作物护理(如给菜地浇水、除草),能承担轻体力劳动”,即使没有“高技能”,也要如实记录其具备的劳动能力,避免出现“无技能”的空白,以便后续安排适合的轻体力帮扶项目(如公益岗位、手工加工点等)。

问题2:如何判断贫困户填写的劳动技能是否真实?
解答:可通过“三查两问一验证”方式核实真实性:“三查”即查看贫困户过往务工记录、收入来源(如是否通过该技能获得收入)、生产工具(如是否有养殖设备、手工工具);“两问”即询问贫困户本人技能细节(如“养猪时用什么疫苗?接种周期多久?”)、询问邻里或村干部佐证;“一验证”即通过现场观察(如让其演示种植、养殖流程)检验技能熟练程度,若发现信息虚假,需及时与贫困户沟通核实并更正,确保技能信息真实可靠。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2601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