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人事管理考勤数据怎么导出?详细步骤是什么?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考勤数据的导出是核心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薪资核算、绩效考核、员工出勤分析等关键管理动作,不同企业因考勤系统差异,导出流程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核心逻辑和操作要点存在共性,以下从考勤数据导出的基础逻辑、常见操作路径、数据清洗与优化、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五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帮助HR高效完成考勤数据导出工作。

考勤数据导出的基础逻辑与准备

考勤数据导出的本质是将系统内存储的原始出勤记录转化为可分析、可应用的格式,在导出前,需明确三个核心要素:导出范围(时间、部门、人员)、数据字段(需包含的关键信息)及导出格式(Excel、CSV等)。

明确导出范围

  • 时间范围:通常按自然月、自然年或自定义周期(如考勤周期)选择,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 人员范围:可选择“全体员工”“指定部门”(如销售部、生产部)或“特定人员”(如新入职员工、异常考勤员工)。
  • 考勤类型:需区分正常出勤、迟到、早退、旷工、加班、调休、请假(病假、事假、年假等),避免数据遗漏。

确认数据字段
完整的考勤数据至少包含以下字段,后续分析需依赖这些信息:
| 字段类型 | 具体字段示例 |
|----------------|-----------------------------------------------------------------------------|
| 员工信息 | 工号、姓名、部门、岗位、入职日期、劳动合同类型 |
| 考勤规则 | 班次(早班/晚班)、标准工时(如8小时/天)、考勤地点(办公室/外勤) |
| 出勤记录 | 日期、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实际工时、缺勤时长 |
| 异常标识 | 迟到(分钟)、早退(分钟)、旷工(小时)、未打卡标记 |
| 审批状态 | 请假类型、审批人、审批时间、调休时长、加班时长(是否含加班费) |

系统权限检查
确保操作账号具备“考勤数据导出”权限,部分系统需管理员角色才能访问全量数据;若涉及敏感信息(如员工薪资关联数据),需遵循企业数据保密制度。

不同考勤系统的导出操作路径

企业考勤系统可分为三类:专业考勤软件(如钉钉、企业微信、北森、i人事)、ERP系统内置模块(如SAP、用友)、Excel台账管理,以下以主流系统为例说明操作步骤。

(一)专业考勤软件(以钉钉为例)

  1. 登录后台:HR通过管理员账号登录钉钉管理后台,进入“考勤打卡”模块。
  2. 选择报表:点击“报表统计”→“考勤汇总表”,设置时间范围(如2024年3月)和人员范围(如“全体员工”或“销售部”)。
  3. 筛选字段:在“字段设置”中勾选所需字段(如“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迟到次数”“加班时长”等),系统默认包含基础字段,可自定义添加“异常备注”等扩展字段。
  4. 导出数据:点击“导出”选择“Excel格式”,系统自动生成包含原始数据的表格,支持下载至本地。

(二)ERP系统(以用友为例)

  1. 进入模块:登录用友U8系统,导航至“人力资源”→“考勤管理”→“考勤月度报表”。
  2. 参数设置:在“报表生成器”中设置会计期间(如2024年03月)、部门(可选“全选”或指定部门)、考勤组(如“行政班”“生产班”)。
  3. 数据关联:若需关联薪资数据,需勾选“关联薪资项目”(如“缺勤扣款”“加班工资”),确保数据口径一致。
  4. 生成与导出:点击“预览”确认数据无误后,选择“输出”→“Excel”,支持多sheet页分类导出(如“考勤汇总表”“异常明细表”)。

(三)Excel台账管理

若企业采用Excel手动记录考勤,需提前规范表格结构(参考前文“数据字段”),导出时直接保存为Excel文件即可;若需跨表格汇总(如多部门台账合并),可通过“数据”→“合并计算”或Power Query功能实现。

考勤数据清洗与优化

原始导出的数据常存在格式不统一、异常值未标记、重复记录等问题,需进行清洗后才能用于分析。

数据格式标准化

  • 时间格式:将文本型时间(如“2024-03-01 08:30:00”)统一为Excel可识别的“时间”格式,避免计算错误。
  • 文本字段统一:请假类型”列中的“病假”“病假(医院)”“病假条”统一为“病假”,可通过“替换”或“数据透视表分组”实现。

异常数据处理

  • 标记异常值:用条件格式标记迟到(如上班时间>09:00标红)、旷工(实际工时=0标黄),便于快速定位问题。
  • 补充缺失数据:针对未打卡记录,需核对审批流程(如补卡申请、外勤审批),补充“异常原因”字段,避免误判为旷工。

数据去重与校验

  • 去重:通过“数据”→“删除重复值”功能,清除因系统同步产生的重复打卡记录(如同一时段多次打卡)。
  • 校验逻辑:检查“实际工时”是否与“打卡时长”一致(如包含午休时长需扣除),确保数据准确性。

考勤数据导出的应用场景

导出后的考勤数据需与业务场景结合,才能发挥管理价值。

薪资核算

  • 核心数据:应出勤天数、缺勤时长(按类型拆分)、加班时长(是否含法定节假日)、调休余额。
  • 操作示例:将“缺勤时长”与“薪资标准”关联,计算“病假扣款=(日薪×缺勤天数×病假扣款比例)”;“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加班时长×1.5/2/3)”。

绩效考核

  • 全勤奖评定:筛选“全月无迟到、早退、旷工”的员工,生成全勤奖发放名单。
  • 出勤率分析:按部门计算“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识别高缺勤率部门(如生产部因岗位特性缺勤率高,需优化排班)。

员工关系管理

  • 异常预警:对连续3次迟到或单月旷工2天以上的员工,生成“异常考勤名单”,交由部门主管沟通谈话。
  • 离职分析:关联员工离职数据,分析“离职人员考勤异常率”,若某部门离职员工中60%存在长期缺勤,需排查管理问题(如工作强度、团队氛围)。

注意事项

  1. 数据安全:考勤数据涉及员工隐私,导出后需加密存储(如设置Excel打开密码),避免通过非加密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传输。
  2. 合规性:确保考勤规则符合《劳动法》及地方规定(如加班时长上限、病假工资比例),异常数据需留存审批记录(如请假单、加班申请单),作为劳动争议证据。
  3. 系统更新:部分考勤系统每月会更新考历(如法定节假日调整),导出前需确认系统已同步最新规则,避免数据偏差。

相关问答FAQs

Q1:导出考勤数据时,如何确保“实际工时”计算准确?
A:需分三步校验:① 确认系统考勤规则设置正确(如标准工时8小时/天,午休1小时是否扣除);② 核对打卡记录是否完整(如漏打卡需补录“异常原因”);③ 用Excel公式验证“实际工时=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午休时长-缺勤时长”,确保逻辑一致,若数据量较大,可使用数据透视表按部门、人员分组汇总,快速定位异常值。

Q2:员工考勤异常数据较多时,如何高效筛选和处理?
A:可借助Excel功能提升效率:① 用“筛选”功能按“异常类型”(迟到、早退、旷工)分类;② 通过“条件格式”将异常值标红,便于肉眼识别;③ 使用“数据透视表”按部门、异常类型汇总,生成“异常考勤TOP10部门/人员”清单;④ 对高频异常员工,联动HRBP或部门主管沟通,分析原因(如通勤问题、工作积极性),针对性解决。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2789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