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规律的作息安排对维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由于居家时间增多,作息容易被打乱,因此需要主动规划,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以下从起床、工作/学习、饮食、运动、休息及睡前六个方面,结合具体时间建议和注意事项,详细说明如何科学安排作息。
固定起床时间,开启有序一天
无论是否需要上班或上网课,尽量保持与平时工作日一致的起床时间,建议在7:00-8:00之间,起床后立即拉开窗帘,接触自然光,帮助生物钟校准;可进行5-10分钟简单拉伸,如扩胸体转、弓步压腿,激活身体机能;同时喝一杯温水,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避免赖床或刷手机,以免拖延起床时间导致后续日程混乱。
规划工作/学习时段,保持高效专注
若居家办公或在线学习,需划分明确的工作/学习与休息时段,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时段休息15-20分钟。
- 上午时段(9:00-12:00):处理重要任务或学习新知识,此时精力较充沛;
- 午休时段(12:00-13:30):包含午餐和30分钟午睡(不宜超过40分钟,避免进入深睡眠导致下午困倦);
- 下午时段(14:00-17:00):处理琐事或复习巩固,可穿插短暂站立活动。
居家需注意: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空间,远离床铺和沙发,减少干扰;工作/学习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远眺窗外或做眼保健操,缓解视疲劳和颈椎压力。
均衡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
饮食作息需定时,避免因居家而频繁进食或暴饮暴食,建议:
- 早餐(7:30-8:30):包含优质蛋白(鸡蛋、牛奶)、全谷物(燕麦、全麦面包)和果蔬,提供上午所需能量;
- 午餐(12:00-12:30):主食+肉类+蔬菜,七分饱为宜,避免过饱导致下午犯困;
- 加餐(15:30-16:00):可选坚果、酸奶或水果,避免晚餐前过度饥饿;
- 晚餐(18:00-19:00):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高油高盐食物,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每日饮水1500-2000ml,少喝含糖饮料,可设定喝水提醒(如每1小时喝一杯水)。
穿插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疫情期间运动量易减少,需每天安排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分多次完成。
- 早晨:跟着视频做瑜伽、健身操或慢跑20分钟,提升代谢;
- 下午:进行居家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或跳绳15分钟;
- 傍晚:和家人一起散步或做拉伸,放松身心。
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避免空腹或饱腹后立即运动,若空间有限,可选择开合跳、高抬腿等原地运动,或利用小区空旷场所保持社交距离活动。
合理规划休息,避免“无效放松”
休息不等于躺床刷手机,需主动切换状态,建议:
- 工作间隙:每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做家务或听音乐;
- 午休:控制在20-30分钟,恢复精力即可;
- 傍晚放松:阅读纸质书、听播客、练习冥想(如用“潮汐”APP引导呼吸),避免长时间刷短视频或玩电子游戏。
若居家办公,可设置“下班仪式”,如整理桌面、关闭工作软件,暗示自己进入休息状态,避免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
规律睡前准备,保障优质睡眠
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关键,需建立固定睡眠时间,建议23:00前入睡,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可改为:
- 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 调暗灯光,营造安静环境,播放白噪音(如雨声)助眠;
-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或大量饮水,减少起夜。
若入睡困难,可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3-5次。
作息安排参考表(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时间段 | 注意事项 | |
---|---|---|
7:00-7:30 | 起床、拉伸、喝水 | 避免赖床,接触自然光 |
8:00-8:30 | 早餐 | 均衡营养,细嚼慢咽 |
9:00-12:00 | 工作/学习(番茄工作法) | 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
12:00-13:30 | 午餐+午休 | 午睡≤40分钟,饭后散步10分钟 |
14:00-17:00 | 工作/学习+下午加餐 | 处理琐事,避免久坐 |
17:00-18:30 | 运动(健身操/力量训练) |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 |
18:00-19:00 | 晚餐 | 清淡为主,睡前3小时不进食 |
19:00-21:00 | 放松时间(阅读/冥想/家务) | 减少屏幕使用 |
21:00-22:30 | 睡前准备(泡脚/洗漱) | 调暗灯光,避免刺激性活动 |
23:00-7:00 | 睡眠 | 保持7-8小时,规律作息 |
相关问答FAQs
Q1:疫情期间居家作息混乱,晚上睡不着怎么办?
A:固定每天起床和睡觉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相差1小时以上;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改为阅读或听轻音乐;避免在床上刷手机,让大脑形成“床=睡觉”的条件反射;若躺床20分钟仍未入睡,可起床到客厅做简单放松(如深呼吸),有困意再回床;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多晒太阳,帮助调节褪黑素分泌,若长期失眠,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Q2:居家办公/学习时,如何避免因作息不规律导致效率低下?
A:可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工作/学习时间(如9:00-17:00)、固定地点(独立空间,避免躺卧)、固定流程(每天开始前列出任务清单,按优先级完成);每完成一项任务给自己小奖励(如喝杯喜欢的饮品),增强成就感;设置“工作结束”信号(如关闭电脑、整理桌面),明确区分工作与休息;若感到疲劳,可短暂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避免硬撑导致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