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有独资企业,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市南市区房产管理局,历经数十载发展,逐步转型为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集团企业,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公司始终立足城市更新与民生保障两大主线,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概况与历史沿革
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公司最初承担着原南市区的公房管理、修缮和开发职能,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推进,逐步构建起“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资产经营、城市更新”四大核心业务板块,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上海2035”城市规划纲要,聚焦“旧区改造、民生保障、历史风貌保护”三大任务,累计开发建设各类住宅、商业及公建项目超千万平方米,服务居民数十万户,成为上海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核心业务板块
-
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更新
公司以“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宜居”为理念,深耕上海中心城区,尤其聚焦黄浦、虹口、杨浦等历史风貌区,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既打造现代化商品住宅项目,如“南房·滨江丽景”“南房·梧桐语”等高品质社区,又积极参与旧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完成动迁安置项目50余个,惠及居民2万余户,在城市更新方面,公司创新采用“留改拆”并举模式,对石库门里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了“新天地”二期、“田子坊”周边更新等标杆项目,实现历史文脉传承与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统一。 -
物业管理与民生服务
旗下“南房物业”拥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管理物业类型涵盖住宅、商业、办公楼、产业园等,管理面积超800万平方米,公司以“智慧物业+人文服务”为特色,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南房邻里节”“便民服务日”等活动,构建和谐社区生态,针对老旧小区,公司推出“菜单式”修缮服务,解决房屋渗漏、管道老化等民生痛点,累计服务老旧小区100余万平方米。 -
资产运营与商业管理
依托存量资产优势,公司构建了“持有型+经营型”双轮驱动的资产运营模式,持有商业物业包括“南房·生活广场”“外滩老太平里”等特色商业项目,通过引入文创、零售、餐饮等多元业态,打造区域消费新地标,公司积极拓展产业园区运营,在黄浦区、浦东新区打造“南房·科创园”“南房·文创港”等载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办公空间与孵化服务,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
上海南房集团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基因,在疫情防控、扶贫帮困、公益慈善等领域主动担当,疫情期间,公司组建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防控,并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超千万元;在乡村振兴方面,对口支援云南、青海等地,援建学校、捐赠物资,推动“南房爱心书屋”等项目落地,公司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在新建项目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光伏屋顶、雨水回收等技术,助力上海“双碳”目标实现。
未来发展战略
面向未来,上海南房集团将以“城市更新综合服务商”为定位,聚焦“三个转型”:一是从传统开发商向城市更新运营商转型,深化“政府+市场”合作模式,探索“改造+运营+增值服务”的全链条业务;二是从物业管理向智慧社区服务商转型,布局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等民生服务,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三是从区域型企业向跨区域发展转型,拓展长三角城市群市场,输出城市更新经验,公司将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能,力争成为全国城市更新领域的标杆企业。
相关问答FAQs
Q1:上海南房集团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
A1:公司始终坚持“保护为先、活化利用”原则,在城市更新中采取三项核心措施:一是聘请专业团队对历史建筑进行“一户一档”测绘建档,建立保护数据库;二是采用“微改造”技术,保留建筑外立面与结构特征,内部植入现代功能;三是引入社会资本与文化机构合作,将历史街区打造为文创、旅游、商业融合的活力社区,如“外滩老太平里”项目通过保留石库门风貌,引入新式茶饮、艺术空间等业态,实现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共生。
Q2:南房集团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2:公司作为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力量,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加大保障房土地储备,通过旧区改造配建、存量用地转型等方式,年均新增保障房用地超50公顷;二是优化产品供给,推出“南房·安居系列”小户型、全装修保障房,配套建设社区食堂、老年活动室等设施;三是创新建设模式,采用“EPC+工程总承包”缩短工期,并通过“数字工地”提升质量管控,确保保障房高品质交付,近年来累计交付保障房超3万套,惠及中低收入家庭10余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