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为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保障民生福祉,出台了一系列社保补贴政策,涵盖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个人参保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等多个方面,这些补贴政策旨在减轻参保单位与个人的经济负担,鼓励积极参保,促进就业创业,以下从不同主体和场景出发,梳理南昌市主要的社保补贴类型及申领条件。
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社保补贴
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申请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不包括个人应缴部分。
- 适用对象:小微企业、社会组织等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
- 申领条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保满12个月、重点群体人员需符合认定标准(如高校毕业生需毕业2年内未就业等)。
- 补贴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一般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如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员、低保家庭成员等)实现灵活就业或通过单位就业的,可享受社保补贴。
- 灵活就业人员:在社区从事便民服务、家政服务、公益岗位等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职工社保的,可申请补贴,补贴标准为个人缴费的50%-70%。
- 单位就业: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保的,可享受单位缴费部分的补贴,标准同企业吸纳重点群体补贴。
- 补贴期限:除距退休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一般不超过3年。
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
为鼓励企业吸纳应届生就业,南昌市对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
- 补贴标准:按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 申领条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保满12个月、高校毕业生需持有《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针对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的群体(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南昌市提供定额社保补贴,减轻其缴费压力。
- 补贴标准:按当地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下限的60%为基数计算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额的50%给予补贴。
- 申领条件:需在户籍地或常住地办理灵活就业登记、以个人身份缴纳职工社保、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具体条件以当年政策为准)。
职业技能培训期间社保补贴
企业或培训机构组织职工(重点包括企业新型学徒、岗前培训人员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期间可申请社保补贴。
- 补贴标准:按培训期间企业为职工实际缴纳的社保单位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 申领条件:培训需纳入当地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培训后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含社保关联补贴)
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可享受财政贴息,部分政策允许将贷款资金用于缴纳社保,间接减轻社保缴费压力。
- 适用对象: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小微企业创业者。
- 贴息标准:个人贷款最高20万元,财政给予全额或部分贴息(LPR-150BP以下部分),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相关问答FAQs
Q1:企业社保补贴和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可以同时申请吗?
A:不可以,企业社保补贴是针对企业用工的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是针对个人或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同一岗位同一时间段内,企业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补贴形式,不可重复申领。
Q2: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请流程是什么?
A:灵活就业人员需先到户籍地或常住地社区办理灵活就业登记,以个人身份缴纳职工社保后,携带身份证、《就业创业证》、社保缴费凭证等材料,向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经审核公示后,补贴资金按季度或年度发放至个人社保账户或银行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