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者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远锂科”)是中国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骨干企业,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作为国内正极材料行业的先行者,长远锂科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完善的市场布局,已成为全球锂电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前身为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2018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779),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核心业务与产品布局
长远锂科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愿景,聚焦锂电池正极材料赛道,形成了以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为主的产品体系,并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
-
三元材料
三元材料是长远锂科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NCM(镍钴锰酸锂)和NCA(镍钴铝酸锂)系列,覆盖高、中、低不同能量密度需求,公司产品凭借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并逐步进入特斯拉、宝马等国际车企供应链,2022年,公司三元材料产能达5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
钴酸锂与锰酸锂
钴酸锂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凭借高电压平台和优异的加工性能,占据国内重要市场份额;锰酸锂则凭借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在电动两轮车、储能市场表现突出,2022年锰酸锂产能达1.5万吨/年。 -
前沿技术储备
面对新能源行业对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材料的迫切需求,长远锂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磷酸锰铁锂(LMFP)、无钴材料、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等,磷酸锰铁锂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预计2023年实现规模化量产,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长远锂科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团队,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占比超过15%,核心成员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在材料合成、结构设计、性能优化等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
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00余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余项。“高镍三元材料制备技术”“单晶三元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确保技术储备持续领先。
产能扩张与市场布局
作为国内正极材料龙头企业,长远锂科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持续扩大产能规模,公司在湖南长沙、江苏南京、广东珠海、四川宜宾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全国化产能布局,2022年,公司正极材料总产能达8万吨/年,预计2025年将突破20万吨,满足全球新能源市场对材料的需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长远锂科不仅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SK创新等国内外电池巨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2022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15%,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
产业链整合与绿色发展
长远锂科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向上游延伸布局关键矿产资源,与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保障镍、钴、锂等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向下游拓展与整车企业的合作,通过“材料+电池+整车”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各生产基地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循环利用,2022年单位产品能耗较2020年下降15%,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社会责任与未来展望
长远锂科始终秉持“以新能源材料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通过产业扶贫、教育助学、绿色公益等项目回馈社会,2022年累计投入社会责任资金超2000万元。
面向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长远锂科将继续聚焦正极材料主业,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计划到2025年,成为全球前三大正极材料供应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锂科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长远锂科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A:长远锂科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领先,拥有高镍三元材料、单晶材料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和研发实力位居行业前列;二是产能规模,全国化生产基地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能够满足客户大批量、稳定交付需求;三是客户资源,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并逐步进入国际高端供应链,市场认可度高。
Q2:长远锂科如何看待磷酸锰铁锂(LMFP)的市场前景?
A:磷酸锰铁锂(LMFP)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方向,长远锂科已在该领域完成技术储备和产品验证,LMFP产品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提升15%-20%,且成本可控,随着储能和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LMFP市场空间广阔,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