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综合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立足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逐步构建起涵盖基础设施、产业投资、金融协同、资产运营等多元业务格局,成为推动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司概况与组织架构
武汉长江投资有限公司由武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下设战略投资部、基础设施事业部、金融业务部、资产运营部、风险控制部、财务管理部等12个专业部门,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形成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络,截至2023年,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80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逾30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5%,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投资管理和项目运作经验。
核心业务板块
基础设施投资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自成立以来,公司深度参与武汉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重点布局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代表性项目包括武汉长江二桥南引桥工程、天河机场T3航站楼配套项目、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等,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新基建”号召,重点布局5G基站、充电桩、智慧城市等项目,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产业投资方面,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基金+直投”模式,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旗下管理着总规模50亿元的长江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于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截至2023年,基金已投资项目32个,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200亿元,公司还投资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金融协同业务是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公司控股武汉长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搭建起涵盖担保、租赁、保理、股权投资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累计获得授信额度超过3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2022年,公司发起设立长江绿色金融研究院,探索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武汉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资产运营管理方面,公司持有并运营武汉长江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核心物业,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通过专业化运营,物业资产年均收益率保持在8%以上,公司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对武汉老工业区、旧商业区进行改造升级,成功打造了“长江文创园”等城市更新标杆项目,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企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2亿元,对口帮扶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等地的产业项目,带动就业岗位5000余个,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公司投资的武汉青山电厂“煤改气”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50万吨,获评“国家绿色示范工程”,公司还设立了“长江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超1万人次,支持武汉高校科研创新。
未来发展规划
面向“十四五”,武汉长江投资有限公司将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目标,重点实施“三个转型”:一是从传统投资向战略投资转型,聚焦国家“双碳”目标、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方向;二是从区域布局向全国布局转型,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投资布局;三是从单一业务向综合服务转型,构建“投资+运营+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公司计划到2025年,总资产突破500亿元,年投资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培育3-5家行业领军企业,为武汉市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FAQs
Q:武汉长江投资有限公司与武汉市其他国有投资公司有何区别?
A:武汉长江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和金融协同三大领域,区别于武汉地产集团(侧重房地产开发)和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侧重国有资产处置),公司更强调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通过“基金+直投”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Q:公司如何保障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
A:公司建立了“三道防线”风险管控体系:第一道由项目团队尽职调查把关,第二道由风险控制部独立评审,第三道由董事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最终审批,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项目实行投后动态监控,确保风险可控,近年来,公司不良资产率始终保持在0.5%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