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环境咨询、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到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环境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固废处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中海环境科技依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等股东单位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技术+资本+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拥有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核心技术团队,以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公司专注于黑臭水体治理、湖泊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采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成功实施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工程,如北京通州漷县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武汉东湖生态修复工程等,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
土壤修复业务方面,中海环境科技针对工业污染场地、农田重金属污染等不同场景,开发了异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植物修复等多种技术组合方案,公司参与的某化工企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通过创新性应用“土壤淋洗+生物修复”工艺,实现了污染土壤的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修复效率提升40%以上,获评“国家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在固废处理领域,公司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方向,拥有从项目设计到设备制造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其自主研发的“低温热解气化”技术已在全国多个固废处理项目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中海环境科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土壤修复工程验收标准》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司研发的“高效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公司还积极探索智慧环境管理,开发了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环境监测云平台,可实现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控、预警分析和智能决策,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项目实践与社会责任
截至目前,中海环境科技已在全国30余个省份承接了超过500个环境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超200亿元,公司在项目实施中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与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云南洱海流域治理项目中,公司通过“生态湿地建设+面源污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削减了入湖污染物负荷,还打造了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湿地景观带,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起设立“中海环境公益基金”,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环保设施建设、青少年环境教育等项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面向“双碳”目标下的新发展阶段,中海环境科技将进一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拓展新能源与环境治理的融合应用,如光伏耦合污水处理、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等,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国内领先的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平台,同时深化国际市场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合作项目,推动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关问答FAQs
Q1:中海环境科技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A1: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环境治理领域,自主研发的“高效复合生物膜反应器”“生态浮床技术”等具有高效、低能耗、易维护等特点;二是土壤修复领域,掌握了异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等关键技术的核心工艺,可根据污染类型定制化修复方案;三是智慧环境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的环境监测云平台,可实现环境问题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控。
Q2:中海环境科技如何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与效果?
A2:公司建立了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从项目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均严格执行ISO9001、ISO14001等国际标准,具体措施包括:组建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团队,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减少协调成本;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并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对治理效果进行长期跟踪,确保环境效益的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