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与家属沟通前,HR应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谈话顺利、合法且具有建设性。
了解员工病情与医疗期情况
- 核实员工的医疗期是否已满,是否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确认。
- 收集员工近期的医疗证明、诊断报告等资料,确保信息准确。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医疗期满后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熟悉企业内部制度中关于医疗期、调岗、病假工资等相关规定。
制定沟通策略
- 明确沟通目的:是协商调岗、协商解除合同,还是继续给予支持。
- 确定参与人员:建议由HR负责人、员工直属主管共同参与,必要时可邀请法务人员列席。
准备谈话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期证明、公司相关政策、可能的后续方案(如调岗建议、离职补偿方案等)。
与家属的沟通内容
与家属沟通时,应保持尊重、同理心,同时清晰传达公司立场与政策。
表达关心与慰问
开场时,应首先表达对员工身体状况的关心,
“我们非常关心XX的健康状况,感谢您在这段时间对公司的理解与配合。”
说明医疗期满的事实
清晰、客观地告知医疗期已满,并出示相关证明:
“根据医院的诊断和公司的记录,XX的医疗期已于X月X日结束。”
介绍公司政策与法律依据
简要说明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及内部制度,可采取的措施,
“按照国家法律和公司规定,医疗期满后,我们会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评估是否适合继续工作。”
提出后续方案

根据员工实际情况,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如下表所示:
方案类型 | 适用情况 | 说明 |
---|---|---|
调岗 | 员工身体条件允许从事其他岗位 | 公司可提供适合的岗位,薪资待遇可能调整 |
协商解除合同 | 员工无法继续工作 | 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医疗补助费 |
继续支持 | 特殊情况(如重病未愈) | 可协商延长病假或提供额外帮助(需公司管理层批准) |
倾听家属意见
给予家属充分表达意见的时间,了解他们的诉求与困难,
“请问您对目前的安排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我们会尽力考虑。”
沟通中的注意事项
-
保持专业与冷静
避免情绪化语言,即使家属情绪激动,也应耐心倾听,适时安抚。
-
避免承诺无法兑现的事项
公司一定会继续保留岗位”等,需根据实际情况谨慎表达。
-
全程记录沟通内容
建议有专人记录谈话要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避免后续争议。
-
注意保密性
员工的健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HR需确保沟通内容不外泄。
后续处理与跟进
-
落实沟通结果
- 如达成一致,应及时签署相关协议(如调岗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等)。
- 如未达成一致,需依法启动后续程序(如劳动仲裁等)。
-
提供必要支持
- 对于解除合同的员工,可协助办理失业保险、医疗报销等手续。
- 对于调岗员工,应安排岗前培训,帮助其适应新岗位。
-
内部反馈与改进
总结此次沟通经验,优化公司医疗期管理流程,提升HR处理类似事件的能力。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家属对医疗期认定有异议,HR应如何处理?
A:HR应首先核实医疗期的计算依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属仍有异议,可建议共同委托第三方医疗机构进行鉴定,或通过劳动仲裁、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在此过程中,HR应保持沟通渠道畅通,避免矛盾激化。
Q2:员工医疗期满后,公司是否必须为其安排调岗?
A:并非必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只有在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但能从事其他岗位时,公司才需考虑调岗,若员工身体状况无法胜任任何岗位,公司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调岗需双方协商一致,不能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