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军转服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工程,关系到军转干部的切身利益、国防军队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从政策落实、精准服务、职业发展、心理关怀等多个维度系统推进,确保军转干部“转得顺利、干得安心、发展得好”。
强化政策落地,夯实服务基础
政策是军转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确保各项政策法规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要全面梳理国家和地方关于军转干部安置、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立清晰的政策目录和解读手册,让军转干部“对政策清清楚楚、对流程明明白白”,要优化安置流程,推行“阳光安置”模式,对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量化考核、双向选择、择优安置等方式,确保人岗相适、各得其所;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要简化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办理退役金核定、社保接续等事项,要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定期对安置质量、待遇兑现等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问题及时整改,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精准对接,提升安置质量
安置工作是军转服务的核心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施策”,实现军转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最佳匹配,要提前开展需求调研,在军转干部离队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其专业特长、职业意向、家庭状况等信息,建立“一人一档”需求台账;深入接收单位调研,摸清岗位空缺、专业需求、用人标准等情况,搭建供需对接桥梁,要创新安置方式,对党政机关岗位,注重考核其军旅生涯中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突等能力,优先安排到基层一线或重要岗位;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鼓励其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定向推荐对口岗位;对自主择业干部,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建立“企业需求库”“项目资源库”,举办专场招聘会、创业沙龙等活动,搭建市场化就业平台。
深化培训赋能,助力角色转变
军转干部从军营到地方,面临环境、身份、职责的转变,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地方工作的关键,培训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地方政策法规、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公文写作等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同时结合军转干部原岗位特点,开展“定制化”培训,如部队转业干部可重点补充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知识,培训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通过学习强国、专业平台开展理论授课,线下组织实地考察、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邀请优秀军转干部代表、地方行业专家授课,分享转型经验和方法,要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并跟踪培训后军转干部的工作适应情况,提供持续的能力提升支持。
加强关怀帮扶,解决后顾之忧
军转干部在适应地方生活过程中可能面临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需要给予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和精准帮扶,在生活保障方面,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军转干部的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待遇,对有特殊困难的军转干部纳入帮扶范围,提供临时救助或专项补贴;在家庭支持方面,重点关注随军家属就业问题,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推荐公益性岗位、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家属实现稳定就业;子女入学方面,按照“就近优先、统筹安排”原则,协调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军转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走访、节日慰问、建立“军转干部之家”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搭建成长平台,激发干事活力
军转干部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充分激发其工作热情和潜能,在岗位安排上,敢于给军转干部压担子,将其放到重要岗位、关键领域,如重大项目、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在职业发展上,完善军转干部培养使用机制,将其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评优评先,打破“军转干部发展天花板”,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讲好军转干部转型故事,展现他们的担当作为,营造尊重军转干部、关爱军转干部的社会氛围,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服务合力
军转服务工作涉及组织、人社、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军转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军转干部信息、岗位需求、政策文件等资源,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协同,要加强对军转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懂政策、善服务、有温度”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军转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军转干部在选择安置岗位时,应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解答:军转干部在选择安置岗位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个人专业特长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优先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二是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兴趣和长期目标,选择有利于职业成长的平台;三是工作环境和压力,考虑岗位的工作强度、地理位置、家庭生活平衡等因素;四是单位发展前景和人文氛围,选择管理规范、团队和谐、有发展空间的单位,要主动接收安置单位的政策解读和岗位说明,必要时可向已安置的军转干部咨询经验,做出理性选择。
问题2: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服务有哪些具体措施?
解答: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服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为其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个性化咨询;二是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定期举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专场招聘会,联合优质企业提供管理、技术、营销等岗位;三是加强创业扶持,设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项目评估、融资对接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支持;四是建立“导师帮带”机制,邀请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提供全程跟踪指导;五是搭建交流平台,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开展经验分享、行业交流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