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保个人如何缴纳是许多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及未就业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广州市现行政策,个人缴纳社保主要分为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两类,两者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及办理方式存在差异,以下将详细说明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
个人缴纳社保的两种主要类型
(一)职工社保(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社会医疗保险,需同时缴纳两项,不可单独选择,参保对象为具有广州市户籍或持有《广东省居住证》的非广州市户籍人员,且未在用人单位参保。
-
参保条件
- 广州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非广州市户籍:持有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在广州市灵活就业,且未在用人单位参保。
-
缴费标准
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根据广州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确定(2023年缴费基数下限为5284元,上限为26421元),个人可在基数上下限间自主选择,缴费比例固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计入统筹基金,8%计入个人账户。
- 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5.5%(含重大疾病医疗补助保险),其中2.5%计入个人账户,3%计入统筹基金。
以2023年基数下限5284元为例,月缴费金额为:养老保险5284×20%=1056.8元,医疗保险5284×5.5%=290.62元,合计约1347.42元。
-
办理方式
- 线上办理: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广东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州人社”APP,实名认证后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审核通过后即可缴费。
- 线下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非户籍人员需提供居住证)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属的街道(镇)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办理参保登记,登记后通过税务渠道缴费。
-
缴费渠道
纳费人可通过“广东税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市民中心”或银行代扣(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方式按月缴纳,也可选择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缴纳,但需在当期内完成。
(二)城乡居民社保
城乡居民社保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为具有广州市户籍,未参加职工社保的老年人、在校学生、其他未就业居民等。
-
参保条件
- 具有广州市户籍。
-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
缴费标准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设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2400元、3600元、48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政府按缴费档次给予补贴(如选180元档次补贴30元,选4800元档次补贴180元)。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两部分,2023年个人缴费标准为528元/人·年,政府补助标准为648元/人·年(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政府全额补助)。
-
办理方式
- 线上办理:通过“粤省事”或“广州人社”APP,选择“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登记”,填写信息并提交。
- 线下办理: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到户籍地村(居)委会或街道(镇)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
-
缴费渠道
可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广东税务”微信公众号、村(居)委会代收、银行网点等方式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般按年度缴费,需在每年9-12月集中缴纳下一年度费用。
缴费查询与权益保障
参保人可通过“粤省事”“广州人社”APP或社保经办机构查询缴费记录、个人账户余额等信息,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养老保险满15年,医疗保险职工社保累计缴费满20年、城乡居民社保累计缴费满15年)可享受相应待遇,若未达到缴费年限,可选择继续缴费或一次性补缴(仅限养老保险,且需符合条件)。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非广州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在广州参加职工社保?
解答:非广州市户籍人员需持有有效《广东省居住证》,且未在用人单位参保,可通过“粤省事”小程序或线下到居住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登记后选择缴费基数,通过税务渠道按月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问题2:城乡居民社保和职工社保可以同时参加吗?
解答:不可以,根据政策规定,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参加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也只能参加一种(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若同时缴纳,退休时只能选择一种养老保险待遇,且重复缴费部分不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