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申诉是企业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存在异议时,通过正式渠道向组织提出复核请求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客观、理性的沟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促进绩效评估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撰写绩效申诉需遵循明确的原则、规范的流程和清晰的结构,以下从准备阶段、核心内容撰写、注意事项及后续跟进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申诉前的充分准备:明确依据,梳理事实
在正式提交申诉前,需做好充分准备,这是提升申诉成功率的关键,应仔细阅读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员工手册》等文件,明确绩效评估的流程、指标设定、评分标准及申诉的截止时间、受理部门等规定,确保申诉行为符合公司制度要求,需客观回顾绩效评估全过程,明确自身对评估结果存在异议的具体环节(如指标设定合理性、评分客观性、绩效反馈充分性等),避免笼统否定结果,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绩效目标设定确认书、日常工作沟通记录(邮件、聊天记录等)、能体现工作成果的数据或文件(如项目报告、客户反馈、业绩报表等)、绩效面谈记录、同期同事的绩效对比情况等,证据需真实、客观、与申诉诉求直接相关。
绩效申诉的核心内容撰写: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绩效申诉通常以书面形式提交,需包含标题、称谓、申诉人基本信息、申诉事由、具体诉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清单、附件及落款等要素,以下重点阐述“事实与理由”及“诉求”部分的撰写要点。
(一)申诉基本信息:简洁明了,要素齐全明确表达申诉意图,如“关于XX部门XX员工2023年度绩效评估结果的申诉”。
- 称谓:根据公司制度填写受理部门或负责人,通常为“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委员会”或直接上级的上级。
- 申诉人信息:包括姓名、工号、所在部门、职位、联系方式及绩效评估周期、评估结果等基础信息,方便受理方快速定位。
(二)申诉事由与诉求:聚焦核心,诉求具体
申诉事需简明扼要说明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异议,避免冗长铺垫;诉求部分需明确提出希望达成的目标,如“请求重新复核XX指标评分”“要求调整绩效等级为XX”“对评估过程中的不公正行为进行核查”等,诉求需合理、可量化,避免模糊或过高的要求(如直接要求“撤销评估结果”)。
(三)事实与理由:客观陈述,有理有据
这是申诉的核心部分,需遵循“先客观事实,再主观分析”的逻辑,避免情绪化表达,可按以下结构展开:
- 回顾绩效目标设定过程:说明绩效目标是否与岗位职责匹配、是否经过双方确认、是否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若目标设定不合理(如指标未覆盖核心职责、目标值脱离实际),需结合制度文件或沟通记录说明。
- 列举实际工作成果与证据:针对被异议的评分项,用具体数据和案例说明自身工作表现,“在‘客户满意度’指标上,评估结果为80分,但根据第三季度客户调研报告(附件1),我负责的客户满意度为92分,且收到3封客户表扬邮件(附件2),评估结果与实际业绩不符。”
- 指出评估过程中的问题:若评估存在流程违规(如未进行绩效面谈、评分未依据制度标准)、主观偏见(如因个人关系影响评分)或信息不对称(如评估人未了解员工实际工作贡献),需客观描述事实,避免主观臆断。“绩效面谈时,评估人未就扣分项进行具体说明,仅以‘团队合作不足’为由扣分,未提供任何事件或证据支撑(参照《绩效管理制度》第5章第12条,评分需有明确依据)。”
- 对比分析增强说服力:若条件允许,可提供同期同事的绩效评估情况(需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如公司公示文件),说明评估结果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同期参与XX项目的同事A,在项目贡献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指标得分为95分,而我的得分为75分,差异缺乏合理解释。”
(四)证据清单与附件:规范整理,清晰标注
证据需按申诉逻辑顺序整理,清单中注明证据名称、证明目的及页码,
| 序号 | 证据名称 | 证明目的 | 页码 |
|------|------------------|------------------------------|------|
| 1 | 2023年绩效目标确认书 | 证明绩效目标经双方确认 | 2 |
| 2 | Q3客户调研报告 | 证明客户满意度实际为92分 | 5 |
| 3 | 客户表扬邮件3封 | 证明工作成果获认可 | 8-10 |
附件需与证据清单一一对应,复印件需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本人签字。
(五)结尾与落款:礼貌诚恳,规范完整
结尾部分可表达对组织的信任,如“相信公司会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处理本次申诉,期待得到合理答复”,落款包括申诉人姓名、工号、日期及联系方式(若需补充可留手机或邮箱)。
撰写注意事项:避免误区,提升有效性
- 情绪管理,理性表达:避免使用“不公正”“偏袒”“故意打压”等情绪化词汇,以客观陈述代替指责,保持专业态度。
- 聚焦事实,不翻旧账:仅针对本次绩效评估结果及相关事实申诉,不涉及其他无关问题(如历史薪资、个人恩怨等)。
- 符合流程,按时提交:严格遵循公司制度规定的申诉时限(通常为结果公示后3-5个工作日内),逾期可能影响受理。
- 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控制字数(一般建议800-1500字),段落分明,每段聚焦一个核心观点,方便阅读。
申诉后的跟进:积极配合,持续沟通
提交申诉后,需保持通讯畅通,配合受理部门的调查(如提供补充材料、参与面谈),若申诉被驳回,可了解公司后续救济渠道(如向更高层级申诉或劳动仲裁);若申诉部分成立,应与评估人沟通后续绩效改进计划,确保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相关问答FAQs
Q1:绩效申诉是否必须书面提交?口头申诉是否有效?
A:绩效申诉是否需书面提交取决于公司制度,多数企业《绩效管理制度》会明确规定申诉需以书面形式(邮件、纸质信函或线上系统提交)进行,以便留存证据、规范流程,口头申诉虽可尝试,但因缺乏书面记录,可能导致事实描述不清、处理过程追溯困难,建议优先按制度要求提交书面材料,若口头申诉后仍需补交书面材料,应及时补充。
Q2:申诉后是否会被公司“穿小鞋”?如何应对?
A:根据《劳动法》及《就业促进法》,员工依法行使申诉权属于正当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此对员工进行打击报复(如降薪、调岗、辞退等),若遭遇报复,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岗位调整通知、薪资变更记录、同事证言等),向人力资源部或工会反映,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申诉过程中保持理性、客观,以事实和制度为依据,可降低被报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