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审查表的盖章流程是确保引进人才信息真实、合规的重要环节,需根据不同主体和场景规范操作,通常情况下,审查表涉及个人、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及政府机构等多方盖章,具体流程需结合人才引进政策要求及单位性质综合确定。
明确盖章主体与依据
人才引进审查表的盖章主体需根据政策文件确定,一般包括:
- 个人所在单位/原单位:需核实申请人工作经历、学历学位、奖惩等情况,并加盖单位公章(若为机关事业单位,可能需加盖人事部门章或单位公章;企业则加盖公章,部分企业需同步加盖人事专用章)。
- 主管部门:如教育、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需对申请人从业资格、职称等专业信息进行审核并盖章确认。
- 政府人才引进服务机构:如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等,作为政策执行主体,需对申请人是否符合当地人才引进条件(如学历、年龄、社保缴纳等)进行最终审核并加盖公章或审批专用章。
- 档案保管单位:若涉及档案审核,需由档案托管机构(如人才市场、就业服务中心)核对档案材料并加盖骑缝章或公章。
盖章依据需以当地人才引进政策文件(如《XX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用人单位内部制度及申请人提供的真实材料(学历学位证、劳动合同、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为准。
具体盖章流程(以企业引进人才为例)
- 个人填写与材料准备:申请人如实填写审查表,并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无违规违纪证明等材料,确保材料真实有效。
- 用人单位审核盖章: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核对材料原件与复印件一致性,确认申请人岗位、履历等信息无误后,在“用人单位审核意见”栏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部分企业需同步加盖人事专用章,具体以单位规定为准)。
- 主管部门/行业审核:若涉及行业准入(如教师、医师等),需将材料提交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确认从业资格后加盖公章。
- 人才服务机构审批盖章:用人单位将盖好章的审查表及材料报送至当地人才引进服务机构(如人社局人才科),服务机构复核政策符合性(如是否属于紧缺人才、是否满足学历年龄要求等),通过后在“审批意见”栏加盖公章或审批专用章。
- 档案材料盖章(如需):若审查表需与档案材料关联,档案保管单位需核对档案中的劳动合同、考核表等材料,并在审查表指定位置加盖骑缝章,确保档案与纸质材料一致。
盖章注意事项
- 印章规范性:需加盖单位公章或审批专用章,避免使用部门章(如人事科章)代替公章,除非政策明确允许;印章需清晰可辨,避免模糊或覆盖关键信息。
- 材料一致性:审查表填写信息与附件材料必须一致,姓名、身份证号、学历等关键信息不得涂改,若需修改需在修改处加盖公章并由责任人签字。
- 流程顺序:通常遵循“个人申报-单位审核-主管部门把关-人才机构审批”的顺序,不得颠倒或遗漏环节(如需前置审核,需按政策要求执行)。
- 留存备份:用人单位及个人需留存盖好章的审查表复印件及材料原件,以备后续核查;人才服务机构需将审查表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人才引进政策规定的年限。
相关问答FAQs
Q1:人才引进审查表可以电子盖章吗?
A:是否支持电子盖章需以当地人才引进政策要求为准,目前部分城市已推行电子化审批,可通过政府人才服务平台在线提交材料并使用电子签章(如CA数字证书),效力与实体公章一致;若政策未明确或为线下流程,仍需加盖实体公章,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人才服务机构确认。
Q2:审查表中的“单位意见”栏需要法人签字吗?
A:单位意见”栏需由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签字与公章缺一不可,具体要求可参考审查表填写说明或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确认,部分小型企业可能仅需加盖公章并注明“情况属实”即可,无需法人签字。